园林道路该怎样设计与布局? - 园林景观知识 - 广东抗震支架厂家
园路是城市道路的延续,除狭义道路外还有广义道路、广场铺装场地、步石、汀石、桥、台阶、坡道、僵碟、蹬道、栈道、嵌草铺装等。园林道路布局要萦迂回环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规则式”景园。而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 园林也多采用具含蓄、自然的布局;但在寺庙园林或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自然式”景园为特点。
园路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驱足空间 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园林道路又是园林的脉络 它的规划布局及走向必须满足该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 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 园路的特点
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 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象脉络一样 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所以 除了具有与人行道路相同的交通功能外 还有许多特有的功能和性质。
2 园路主要类型
2.1 主路。
主路要能贯穿园内的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活动设施 形成全园的骨架和回环 因此主路最宽 一般为4~6m。结构上必须能适应管理车辆承载的要求。路面结构一般采用沥青混凝土、黑色碎石加沥青砂封面、水泥混凝土铺筑或预制混凝土块(500×500×1000mm)等。主路图案的拼装全园应尽量统一、协调。
2.2 支路。
园中支路是各个分景区内部的骨架 联系着各个景点 对主路起辅助作用并与附近的景区相联系 路宽依公园游人容量、流量、功能及活动内容等因素而定。一般而言,单人行的园路宽度为08~10m,双人行为12~18m,三人行为18~22m。次路自然曲度大于主路,以优美舒展富于弹性的曲线构成有层次的景观。
2.3 小径。
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末梢 是联系园景的捷径 最能体现艺术性的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景 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 极尽自然变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08~10m 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园林道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 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 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山坡路宜盘旋环绕而上;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最忌弯曲时角度相同,在短距离内曲得太多以及走投无路的曲。
园林道路要多样性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内,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地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蹬道、石级、岩洞;遇水,路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路又可以它丰富的体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使园林又因路而引人入胜。
3 园林道路结构设计形式多种典型的园林结构分为:
3.1 面层。
路面最上的一层。它直接承受人流 车辆的荷载和风、雨、寒、暑等气候作用的影响。因此要求坚固、平稳、耐磨 有一定的粗糙度 少灰土、便于清扫。
3.2 结合层。
采用块料铺筑面层时在面层和基层之间的一层,用于结合、找平、排水。
3.3 基层。
在路基之上。它一方面承受由面层传下来的荷载,一方面把荷载传给路基。因此要有一定的强度,一般用碎(砾)石、灰土或各种矿物废渣等筑成。
3.4 路基。
路面的基础。
它为园路提供一个平整的基面 承受路面传下来的荷载 并保证路面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土基的稳定性不良 应采取措施 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此外 要根据需要,做好道牙、雨水井、明沟、台阶、礓嚓、种植池等附属工程的设计工作。
4 铺地材料
路面的铺地我国古典园林中铺地常用的材料有:石块、方砖、卵石、石板及砖石碎片等。在现代园林中 除沿用传统材料外 水泥、沥青、彩色卵石、文化石等材料正以各种形式为园林工作者广泛采用。传统的路面铺地受材料的限制大多为灰色并进行各种纹样设计 如用荷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品德;用兰花象征素雅清幽 品格高尚等。而在现代园林的建设中 继承了古代铺地设计中讲究韵律美的传统 并以简洁、明朗、大方的格调 增添了现代园林的时代感。
目前较为流行的是预制块铺路。原因是工厂化成本较低、颜色品种多 且可以重复使用。形状有方、长方、六角、弧形等到等。变化很多 可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平板冰片路是用不规则的花岗岩石、青石板等精心错开铺设面成。它的特点是“乱” 忌规则。在铺砌过程中尽量避免连成直线或相互平行 两块石板之间缝隙愈小愈好 接缝不能露太多的水泥。所成的纹理以三角形居多 四边形其次 五边形最少 木片小径 用树皮和木材破碎后作覆盖材料 木片纵横交错 纹理清晰 具有自然野趣。
用光面混凝土砖与深色水刷石或细密条纹砖相间铺地 用圆形水刷石与卵石拼砌铺地等等。
此外 用砖铺路可铺成人字形、纹形等形状;砂砾小径 可铺成斑斑点 还用各种条纹、沟槽的混凝土砖铺地 在阳光的照射下 能产生很好的光影效果 不仅具有很好的装饰性 还减少了路面的反光强度 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
彩色路面的应用 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使路面铺地的材料有较多的选择性并富于灵活性。它能把“情绪”赋予风景。一般认为暖色调表现热烈兴奋的情绪 冷色调较为幽雅、明快。明朗的色调给人清新愉快之感 灰暗的色调则表现为沉稳宁静。
在铺地设计中要有意识地利用色彩变化 这样可以丰富和加强空间的气氛。较常采用的彩色路面有:如红砖路、青砖路、彩色卵石路、水泥调色路、彩色石米路等。随着新兴材料的增多 园路的铺装将是五彩斑谰。
园林道路的坡度坡度设计要求先保证路基稳定的情况下 尽量利用原有地形以减少土方量。但坡度受路面材料、路面的横坡和纵坡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等因素的限制 一般水泥路最大纵坡为7% 沥青路6% 砖路8%。游步道坡度超过12°(20%)时为了便于行走 可设台阶。
台阶不宜连续使用过多 如地形允许 经过一、二十级设一平台 使游人有喘息、观赏的机会。
园林道路的设计除考虑以上原则外 还要注意交叉路口的相连避免冲突,出入口的艺术处理 与四周环境的协调 地表的排水 对花草树木的生长影响等等。近年来 有些公园园路的设计不拘泥于传统技法 如广州流花湖公园春园 因观赏需要局部膨胀成暂留空间 周围配置植物、山石、园凳、小品等 很有特色 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