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为什么能抵御地震作用力 地震是地壳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造成的振动,通过地震波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破坏。
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三种形式:纵波属于推进波,使地面发生上下的震动,破坏性相对较弱;横波属于剪切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的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属于纵波和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破坏性 强。重力支吊架虽可起到抵抗、缓解垂直地震力(即纵波)的作用,但抗震支吊架,通过其独特的斜撑结构,大大的抵抗和缓解水平地震力(即横波)的作用。
抗震支吊架的抗震斜撑有什么作用 上面我们说到抗震支吊架是通过抗震斜撑的加固,来起到抗震的作用。抗震斜撑的存在,使得本来在水平方向上毫无束缚的管道支吊架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做到安全可靠,防止管道支吊架系统垮塌掉落,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图片来理解:由上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抗震斜撑对整体支架有一个斜向上的拉力作用,根据的力的分解原则,可以将这个斜向上的拉力分解成一个水平力Fx和一个垂直力Fy,水平力为水平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值,垂直力为重力作用的荷载效应值。应用到实际中来,抗震斜撑起到“抗震”的功能,也是按照上述原理。假如未设置抗震斜撑, 斜撑与承载重力有否关系 由第2点我们可以知道,抗震斜撑在力学上,有一定的重力荷载效应。当然,管道支吊架系统所承载的重力越大,抗震斜撑上承受的重力效应值也越大,所以斜撑的抗震作用与承载重力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抗震支吊架的功能性主要是“抗震”,而非“承载”。抗震支吊架安装的前提是,重力支吊架必须符合条件,能够满足垂直方向上所有管道及介质等因素的重力作用,即不考虑抗震支吊架上的重力作用也能满足功能需求。通俗的说,可以概括成:抗震斜撑上有重力作用,但是我们在进行设计和计算时,暂不考虑抗震支吊架的重力效应,即不考虑重力共架。(特例除外,某些空间狭小的地方可能会出现重力共架的情况。抗震连接件有那些功能 抗震连接件一般有如下几种形式: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抗震连接构件基本都是采用铰链形式,在地震发生时,提供一个类似缓冲的。
关注管廊建设;洞悉城市变化!
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抗震设防烈度6789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0.10(0.15)g0.20(0.30)g0.40g注:g 为重力加速度。<> >依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设计范围为:3.1.6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抗震设计应以建筑结构设计为基准,对其与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和部件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设防。对重力不超过1.8kN 的设备或吊杆计算长度不超过300mm 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进行设防。a) 给水、消防、空调水管道系统抗震支撑设计范围:室内给水、消防、空调水管道,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mm的管道系统。b) 电 系统管道及电缆桥架系统抗震设计范围: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mm的电线套管。150N/m及以上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c) 空调、通风、防 烟管路系统抗震支撑设计范围:矩形截面面积≥0.38m2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管系统。所有防 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 >2.抗震加固节点的设置与安装要求:(1)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加固节点。(2)当两个侧向抗震加固节点间距超过 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加固节点。(3)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加固节点,当两个纵向抗震加固节点距离超过 设计间距时,应按要求间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加固节点。(4)抗震加固节点的斜撑与吊架的距离不得超过0.1m。(5)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超过 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线槽不得超过其宽度的两倍。(6)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 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加固节点。若斜撑直接作用于管道,其可作为另一侧管道的纵向抗震加固节点。(7)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垂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超过150mm 应设置抗震支撑。(8)所有抗震加固节点必须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当管线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沉降位移。(9)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必须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加固节点。(10)侧向、纵向抗震加固节点其斜撑的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º,且不得小于30º。(11)沿墙敷设管线当设有入墙的托架且管卡能紧固管道四周时,可将其作为一个侧向抗震支撑。(12)单管(杆)抗震加固节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距离立管0.6m 范围内在水平管道上应设置抗震吊架;b)立管长度超过1.8m 时应在其顶部及底部设置四向抗震加固节点,当长度大于7.6m 时应在中间加设抗震加固节点;c)当立管通过套管穿越结构楼层时,不需要设置抗震加固节点;d)当管道中安装的附件自身质量超过25kg时必须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加固节点。(13)门型抗震加固节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e)门型抗震加固节点至少需要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或两个纵向抗震支撑;f)同一承重吊架悬挂多层门型吊架,根据需要对承重吊架分别独立加固并设置抗震斜撑;g)门型抗震加固节点侧向及纵向斜撑应安装在上层横梁或承重吊架连接处;h)当管道上的附件重量质量超过25kg且与管道采用刚性连接时,或附件质量为9kg~25kg 且与管道采用柔性连接时,必须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撑。<> >施工实例:(1)电 -电缆桥架(侧向抗震支撑):(2)电 -电缆桥架(侧-纵向抗震支撑):(3)消防-消防喷淋(侧向抗震支撑):(4)消防-消防喷淋(侧-纵向抗震支撑):(5)暖通-空调风管(侧向抗震支撑):(6)暖通-空调风管(侧-纵向抗震支撑):(7)暖通-空调水管(侧向抗震支撑):(8)暖通-空调水管(侧-纵向抗震支撑):
广东固稳抗震支架
现代建筑的机电系统中各种机电线路的数量十分巨大、规格型号非常复杂、使用功能也各有不同。机电系统在日常的工作时,机电管道在重力满负荷运转时是否有足够的强度将管道固定在结构上是整个机电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当突发地震时,机电系统管道在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下能否保证不损坏,以及有些生命线系统能否保证正常运转,也是关乎到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重要因素。
机电抗震支撑系统是牢固连接于已做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体的管路、槽系统及设备,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原有一般意义的支吊架系统是以重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这两种支撑系统的设置并不重复而是相辅相成的。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研究所黄乔俊以地震试验台振动台模拟南投县浦里镇一停车场喷淋管路得出的结论是:加装抗震支撑系统管路的各点位移较未安装抗震支撑者降低5~10倍,有效的提高了管路系统的抗震性能。
● 抗震支吊架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范围(1)大于DN65mm的所有管道(2)所有防 烟系统管道
(3)所有直径大于0.70m的圆形风管
(4)所有截面积大于0.38㎡的矩形风管
(5)重量在15kg/m及以上的电线桥架
(6)所有门形吊架
● 抗震支吊架分类及布置原则抗震支吊架可在地震中给予机电各系统充分保护,可用于抵抗来自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地震力的破坏。 根据所保护机电系统的不同,抗震支吊架可分为管道抗震系统、风管抗震系统和电 (包括电 线管、线槽 及桥架)抗震系统。
● 管道抗震支撑系统的布置原则(1)管道抗震加固侧向间距要求为:沟槽连接管道、焊接钢管、钎焊铜管等刚性材质的管线.横向吊架间距 不得超过12m;HDPE等非刚性材质的管线,横向吊架间距 不得超过6m。
(2)管道抗震加固纵向间距要求为:沟槽连接管道、焊接钢管、钎焊铜管等刚性材质的管线,纵向吊架间距 不得超24m;HDPE等非刚性材质的管线,横向吊架间距 不得超过12m。
● 风管抗震支撑系统的布置原则(1)普通刚性风管侧向抗震吊架的 间距为9m,普通刚性风管纵向抗震吊架的 间距为18m。(2)玻璃纤维、塑料和其他非刚性材质风管的侧向抗震吊架, 间距为4.5m.纵向 间距为9m。
● 电 抗震支撑系统的布置原则(1)刚性电 线管、线槽及桥架侧向抗震 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 间距不得超过24m。(2)非刚性材质电 线管、线槽及桥架横向抗震 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 间距不得超过12m。
● 电 抗震支撑系统的布置原则(1)刚性电 线管、线槽及桥架侧向抗震 间距不得超过12m,纵向抗震 间距不得超过24m。(2)非刚性材质电 线管、线槽及桥架横向抗震 间距不得超过6m,纵向 间距不得超过12m。
● 抗震支撑系统计算原则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形式及布置原则都是依据严格的力学计算结果确定的,地震力的计算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专业设计生产销售,抗震支架,消防管道支架,管廊支架,成品支架,风管抗震支架,桥架抗震支架,主要用于高层建筑,小区楼房,城市地下管廊,地铁项目,商场,火车站,地下停车场,汽车站等大型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