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地震灾害较为频繁且严重的国家,每一次我们付出的代价都是巨大且惨痛的。不仅仅在于救灾时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也在于那些抹灭不去的黑色记忆。
(2019长宁地震图,图源新浪,侵删)
救不如防。与其在灾难发生后痛心生命的逝去,经济的损失,不如在可预防的时候好好作为。该怎么防?天灾难防,我们要防的是灾难带来的二次伤害,降低对人生安全、社会经济的损害。
地震时,建筑机电设备摇晃造成的脱落可能会导致群众受伤,且其会大大影响灾后救援恢复,甚至增加难度。不仅如此,灾后建筑必须经过大批量的修护和更新改造才能投入正常运行,于人民于社会都是沉甸甸的负担。
而想要防止或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现阶段使用抗震支架是建筑抵御地震 合适的设备之一。抗震支吊架的运用,能够明显减缓和削弱地震产生的作用力,为群众逃生创造时间,为灾后恢复创造条件。
要防,就要未雨绸缪,必定要高度重视抗震支吊架在现代建筑中的安装和运用情况。
尽管危害暂时不可避免,但抗震支架的使用,的的确确为大众提供了安全屏障,也增强了我们心理上的安全感。
仍不得不说的是,我们依旧要清醒的认知,灾害无法预测!任何人都不能放松对地震等灾害的警惕敬畏!
往期回顾
●抗震支架是否可用其它支架替代?
●导致支吊架事故的原因分析●抗震支架使用安装要用到哪些配件?●成品支架、抗震支架的生锈问题
口罩和抗震支架一样不是必需品,确是发生意外的保命品。有多少人在疫情期间懊悔没有早买口罩早做预防,同样在地震面前人类及其脆弱,生命只有一次不能为了偷工减料,为了开发商的利益就不做抗震设计。我国 再三申明还是有很多开发商没有把话听进去,为了利益,房子抗震系统做的一塌糊涂。总以为自己处在不易发生地震的地段就忽视抗震,抗震工作不到位,一旦发生地震,一次就足够致命了。所以抗震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不要等到地震之后我们才知道抗震支架有多重要,那已经晚了。<> >
抗震支架在建筑中充当怎样的角色呢?
机电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
经过抗震加固后的建筑机电工程,可以减轻地震破坏,尽大的可能将伤害降到 低,保障我们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也可以尽量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对于工程建设来说,建筑抗震性问题是一个既复杂又繁琐的问题,如果忽视抗震规划、地址勘查、设计以及施工等任何一个施工环节,都有可能会降低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因此必须对建筑结构抗震性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 >
1建筑抗震设计及验算
01建筑抗震设计:
1、不同地质条件下,地震对建筑设施的破坏作用差异明显,因此应提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避开不利场地,合理选择有利于建筑设施抗震的建筑场地。
2、需在塑性铰区配置定量约束箍筋,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极限应变能力,从而极大地增强建筑构造构件的延性能力,保证结构安全。
3、应做好抗震设防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合理选择加强地基和上部结构整体性刚度的措施,从而提高建筑安全性能。
抗震支吊架的常见形式:
水管侧向抗震支吊架
水管双向抗震支吊架
多管侧向抗震支吊架<> >
多管双向抗震支吊架
电缆桥架侧向抗震支吊架
电缆桥架双向抗震支吊架
风管侧向抗震支吊架
风管双向抗震支吊架
组合侧向抗震支吊架
组合双向抗震支吊架
02建筑抗震验算:
1、结合地震作用、重力代表值、地震影响系数、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等情况,对建筑进行抗震验算,根据设防烈度进行审核,同时还需审核整体建筑是否满足原有使用功能。
2、对于仅进行抗震加固或局部改造的建筑可不进行抗震变形验算,如进行了加层改造,则必须进行抗震变形验算。
3、加固后的结构刚度和重力代表值变化分别小于10%和5%时,可不计入地震作用变化的影响;如改变了原有结构体系,则必须按加固后的实际情况进行结构整体抗震复核计算。
4、对于结构加固后设计使用年限不超过25年的建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可按规范规定值的0.85倍取值。
<> >2建筑抗震鉴定<> >1、建设工程达到设计使用年限需要继续使用的,或者改变原设计使用功能,可能对抗震性能有影响的,应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2、已经建成的下列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未达到现行抗震设防标准,且未列入拆除、改造计划的,应进行抗震性能鉴定:
(1)重大建设工程;
(2)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或者可能影响抗震救灾、避难疏散的建设工程;
(3)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设工程;
(4)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建设工程;
(5)学校、医院、幼儿园、体育馆、剧场、展览馆、百货商场、办公楼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
3、建设工程所有权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进行抗震鉴定。需要进行检测的,设计单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4、抗震鉴定结果应当对建设工程是否需要进行抗震加固和是否存在严重抗震安全隐患作出判定。<> >
3建筑抗震韧性评价
实际工程中,应对拟建房屋建筑和已建成的房屋建筑进行建筑抗震韧性评价。建筑抗震韧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集成评价对象的有效建筑信息,包括结构构件和建筑非结构构件的种类、数量、材料、几何尺寸,设备的种类、数量、安装方式等;
2、建立评价对象的结构模型,对于已建成建筑,宜进行振动测试,依据测试结果进行模型修正,并在给定地震水准下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
3、由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中提取工程需求参数;
4、根据工程需求参数,结合结构/非结构构件易损性数据库,确定评价对象所包含的全部构件的损伤状态;
5、根据评价对象全部构件的损伤状态,评估其在给定地震水准下的修复时间、修复费用和人员损失;
6、根据评价对象在给定地震水准下的修复时间、修复费用和人员损失指标,综合评价其抗震韧性等级。<> >
4建筑抗震加固技术
01抗震技术:
1、消能减震技术。主要应用于多高层建筑,高耸塔架,大跨度桥梁,柔性管道、管线(生命线工程),既有建筑的抗震(或抗风)性能的改善,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
2、建筑隔震技术。一般应用于重要的建筑,一般指甲、乙类等特别重要的建筑;也可应用于有特殊性使用要求的建筑,传统抗震技术难以达到抗震要求的或有更高抗震要求的某些建筑;也可用于抗震性能不满足要求的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
02加固技术:
1、结构构件加固技术常用的有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1)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是在被加固构件进行界面处理后,将钢绞线网片敷设于被加固构件的受拉部位,再在其上涂抹聚合物砂浆。
(2)外包钢加固法是在钢筋混凝土梁、柱四周包型钢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两者的承载力提 果与施工便捷度有所区别。
2、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适用于砌体结构砖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梁、板、柱和节点的加固。外包钢加固技术适用于需要提高截面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的加固。<> >
5建筑抗震施工验收
01基槽验收:
基槽验收必须有地勘单位、设计单位、质监单位的参与验收通过,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阶段性的验收,也须有质监单位的监督,方可验收。
02地下部分验收:
按设计意图施工完每步工序并自检合格后,均向监理项目部、质监单位、建设部门抗震办申请验收。待完成地下部分施工后,须有地勘单位、设计单位、质监单位的参与验收通过,才可进行地上结构施工。
03主体验收:
为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进度,在结构施工中项目部可计划主体分二次验收。每次验收均在自检合格并经项目监理部确认后,向质监单位、建设部门抗震办、设计院申请验收。通过后才可进行二次结构施工。
04竣工验收:
工程按设计文件要求施工完成,达到并满足使用效果后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并通过项目监理部组织的初验;向质监单位、市建设局抗震办、设计院及相关单位申请验收。待参加验收的各方一致认可该工程,在结构和使用功能上符合设计要求,并予以签认,该工程才可交付使用。
05抗震加固后验收:
抗震加固完工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在工程显著部位设置标牌,载明工程建造年代、抗震加固时间、加固后 长使用年限等信息。
智慧消防 | 智能锁产品 | 抗震支架安装步骤↓ | <> >机电抗震支吊架的新要点 | 抗震支架施工技术要求 | 抗震支吊架设计与应用 | 抗震支吊架完全解析 | 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 | 幕墙施工技术|
编者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 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 、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机电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公告: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期实施。
建筑机电抗震系统的组成包括立管管束、钢梁及檩条夹钳、环状管吊、防震斜撑系统、防震钢吊件与支撑等等。
在中国,建筑物及其附属结构的防震抗震已经刻不容缓,对建筑机电抗震设计须迅速提高认识,这对于建筑物的抗震减灾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矩形风管抗震支架示意图矩形桥架抗震支架示意图水管抗震支架示意图参考规范: 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参考图集:16D707-1《 建筑电 设施抗震安装》。
暖通专业为防止地震时风管系统及空调管道系统失效及跌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0.2条、第3.7.1条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1.0.4及5.1.4条为强制性条文,应对机电管线系统进行抗震加固。本项目所有直径大于0.7m的圆形风管系统;所有截面积大于0.38m2的矩形风管;大于DN65的所有空调水管都应设置抗震支吊架,且此项目抗震支吊架产品需通过FM认证,与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等须采取可靠的锚固形式。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原则为:风管的侧向支撑 间距9米,纵向支撑 间距18米,(为保证抗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对长度低于300mm的吊杆,也建议进行适当的补强),具体深化设计由专业公司完成, 终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深化设计阶段确定。所有产品需满足《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
风管抗震支架现场图片安装示意图如下:矩形风管双侧向支撑矩形风管双向支撑矩形风管双侧向支撑(钢结构)矩形风管双向支撑(钢结构)
给 水专业为防止地震时给 水管道系统及消防管道系统失效或跌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0.2条、第3.7.1条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1.0.4条等强制性条文,应对机电管线系统进行抗震加固。本项目对直径≥DN65的管道设置抗震支吊架,且此项目抗震支吊架产品需通过FM认证,与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等须采取可靠的锚固形式,具体深化设计由专业公司完成。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原则为:新建工程刚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 设计间距12米,纵向抗震支撑 设计间距24米,柔性管道上述参数减半;(为保证抗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对长度低于300mm的吊杆,也建议进行适当的补强); 终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深化设计阶段确定。所有产品需满足《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
水管抗震支架现场图片安装示意图如下:水管侧向支撑水管纵向支撑水管侧向及纵向支撑水管侧向及纵向支撑水管侧向及纵向支撑水管侧向支撑(钢结构)水管侧向支撑(钢结构)电 专业为防止地震时电力系统失效、短路及起火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1.0.2条、第3.7.1条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0.4及7.4.6条为强制性条文,应对机电管线系统进行抗震加固。本项目重力超过1.8kN的设备;内径大于等于DN60mm的电 配管;15Kg/m或以上的电缆桥架、电缆梯架、电缆线盒、母线槽都应设置抗震支吊架,且此项目抗震支吊架产品需通过FM认证,与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等须采取可靠的锚固形式。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原则为:刚性电力线管侧向支撑 间距为12m,非刚性电力线管侧向支撑 间距为6m,刚性电力线管纵向支撑 间距为24m,非刚性电力线管纵向支撑 间距为12m。(为保证抗震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对长度低于300mm的吊杆,也建议进行适当的补强)。具体深化设计由专业公司完成, 终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深化设计阶段确定。所有产品需满足《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
桥架抗震支架现场图片安装示意图如下:电缆桥架侧向支撑电缆桥架侧向及纵向支撑电缆桥架侧向支撑(钢结构)电缆桥架侧向及纵向支撑(钢结构)
广东固稳~中国机电抗震行业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