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震支吊架:与建筑结构件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示意图如图1:1- 长螺杆;2- 设备或管道等;3- 螺杆紧固件;4- C 型槽钢;5- 快速抗震连接构件;6- 抗震连接构件图1 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2)侧向抗震支吊架:斜撑与管道截面平行的抗震支吊架。示意图如图2:
1- 斜撑;2- 抗震连接件;3- 锚固件;4- 螺杆锚固件;5- 承重吊杆;6- 管道图2 侧向抗震支架示意图
(3)纵向抗震支吊架:斜撑与管道横截面垂直的抗震支吊架。示意图如图3:
1- 斜撑;2- 抗震连接构件;3- 锚固件;4- 螺杆紧固件;5- 承重吊杆;6- 管道图3 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4)单管(杆)抗震支吊架:同一根承重吊架和抗震斜撑组成的抗震支吊架。示意图如图4:11- 螺杆紧固件;2- 专用槽钢;3- 管道或设备图4 单管(杆)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5)门型抗震支吊架:由两根及以上承重吊架和横梁、抗震斜撑组成的抗震支吊架。示意图如图5:
1- 结构体;2- 长螺母;3- 长螺杆;4- 方垫片;5- 槽钢紧固件;
6- 膨胀螺栓;7- 抗震连接构件;8- 槽钢;9- 快速抗震连接构件图5 门型侧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1)大于DN65mm的所有管道;(2)所有防 烟系统管道;(3)所有直径大于0.70m的圆形风管;(4)所有截面积大于0.38㎡的矩形风管;(5)重量在15kg/m及以上的电线桥架;(6)所有门形吊架。
(1)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24m,侧向抗震支吊架 间距12m,先于两端加设侧向支撑,再依次按12m 设置侧向支撑(见图6)。
1-抗震支吊架图6 水平直管段中部增设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2)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36m,按 24m 的间距依次设置纵向支撑,直至所有支撑间距均满足要求(见图7)。1-抗震支吊架;2- 纵向抗震支吊架;图7 水平直管段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3)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大于 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见图8)。
1-抗震支吊架图8 刚性连接水平管道纵向示意图
(4)纵向抗震支吊架 间距24m,侧向抗震支吊架 间距12m,则双向抗震支吊架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为:(24+12) /2+0.6=18.60m。详见图9。
1-侧向抗震支吊架;2- 抗震支吊架;3- 纵向抗震支吊架图9 水平直管段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5)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垂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 应设置抗震支撑(见图10)。1-侧向抗震支吊架;2- 柔性连接;3- 地面设备;4- 抗震支吊架
图10 管线与设备连接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图
4.1 施工步骤
测量→下料→吊点栓胀安装→垂直向吊杆安装→横担(或管卡)安装→侧向、纵向加固件安装。
4.2 操作要点(1)管道和电线套管允许纵向偏移,但不得超过 侧向支撑间距的1/6;风管允许偏差,但不得超过风管风度的2倍。(2)水平管道在90°转弯时,需设抗震支吊架;其他角度转弯长度大于抗震设计间距的1/16 时,需设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3)计算水平地震力荷载时,只需满负荷重量而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4)抗震吊架不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当把热胀冷缩因素考虑在内时,纵向吊架应在构件选型上考虑所选型号应能抵抗管线热胀冷缩应力。(5)保温管线的抗震吊架管码需按保温后的尺寸考虑,门型吊架用于保温风管、水管亦按此考虑。(6)用于刚性的管道抗震支撑不能安装于建筑的不同结构部位或功能部位,否则会因地震作用而产生不同的位移。(7)单管抗震支撑双向侧向或纵向或具有侧/ 纵向作用的拐点抗震支撑,应直接与管线或电线套管连接。应注意支管或小一级管线的支撑不能作为主管的抗震支撑,即不能作为另一方向(主管)的支撑。(8)管线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沉降位移设计。(9)侧/ 纵向斜撑安装的 佳垂直角度为45°,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10)对水、电、风系统的单管或多管共用门型吊架,无论侧向/ 纵向斜撑,斜撑偏离中心线2.5°时不会影响其承载力。
4.3抗震支吊架的施工依据 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中可对给 水系统、空调系统、电 管线系统提供充分的保护,所以抗震支吊架在任何时候、任何安装角度都须大于地震力。水平方向的为提高抗震支撑的使用效率,应于 90° 弯头处 0.6 m 以内设置抗震支撑,尽可能达到“双作用”的效果。“双作用”支撑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承载力大于侧向与纵向荷载的总和;
(2)“双作用”支撑应由直接与管线或线缆套管连接(双作用不适用于门形吊架);(3 )“双作用” 支撑的间距要求(图震负荷可由两个不同方向的抗震支撑承担,即侧向抗震支撑承担侧向负荷,纵向抗震支撑承担纵向负荷。所有抗震支撑须和结构体作可靠连接。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板作刚性连接,与钢结构作柔性连接,且须经设计人员验算。
一、安装抗震支架的一般规定1、对于吊杆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建议进行抗震支架的补强;2、必须严格执行:防 烟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包括 烟,消防补风系统,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管线及风机相关设备。3、 非强调但应严格执行:3.1 管径大于等于DN65的生活给水、热水及消防管道,当采用吊架、支架或托架固定时,应按本规范要求设置抗震支吊架;3.2 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当采用吊装时应设置抗震支吊架3.3 管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 管道均应进行抗震设计;3.4 管径不小于DN60mm的电 配管及重力不小于15Kg/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设防;3.5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或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二、基本规定1、抗震支吊架材料、规格、要求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的规定,并附有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证。2、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均应采用成品构件,除C型槽钢、全螺纹吊杆可以进行现场切断外,不得对其它产品进行现场加工。3、抗震连接构件及管道连接构件材料厚度不应小于5mm,表面宜采用锌铬涂层、热浸镀锌等方式处理。4、锚栓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的规定,锚栓的选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的规定。5、抗震连接构件与建筑混凝土结构体连接的锚栓,应采用具有机械锁键效应的后扩底锚栓,不得使用膨胀锚栓。抗震连接构件与钢结构连接,应采用专用夹具进行连接。三、抗震支吊架形式抗震支吊架分为:管道抗震支吊架(单管,门型,桥架抗震支吊架,风管抗震支吊架。1) 门型抗震支吊架至少应有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或两个纵向抗震支撑(对于风管抗震支架,当其风管宽度超过1m时,宜使用两个侧向支撑);2) 同一承重吊架悬挂多层门型吊架,应对承重吊架分别独立加固并设置抗震斜撑;3) 门型抗震支吊架侧向及纵向斜撑应安装在上层横梁或承重吊架连接处;4) 所有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抗震支架的锚栓只可固定在剪力墙,梁承重柱上,严禁将斜撑安装到砖墙。5) 侧向、纵向抗震支吊架的斜撑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且不得小于30度。
想必大家对抗震支架一定不感到陌生了吧?那您知道单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系统吗?是不是觉得这个名词太过专业了?不错,这确实是一个比较专业的词汇。虽然你可能对这个名词感到陌生,但你一定受益过这款抗震支吊架带来的安全保护,今天河北一百将与您分享单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的安装流程。 先给不太清楚单侧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的朋友们介绍一下,使大家了解一下这个概念。单侧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的使用是为了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它所运用的方面有:地下综合管廊、暖通、机电抗震、地铁和给水及消防等。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单管侧纵向抗震支吊架系统各大部件的安装流程。 ,后置式管架安装流程。此安装流程涉及到锯齿状结构,即采用机械连接锁键。此连接能够有效防止槽钢与螺母之间滑动导致的支架变形或完全损坏等不良后果,以此来保证产品的使用时间与效果达到更完配的标准。 ,槽钢及其配件安装流程。其中使用通用管夹和两片式的管夹以及橡胶垫。一般情况下,管道是用管夹固定的,橡胶垫是放在中间,起到了反斜面和反冲击的作用的同时起到防滑、防震作用。而通用管夹一般用于轻型管道。第三,管夹的安装过程。在安装管夹时,需要将支架嵌入槽钢螺母中,同时旋转四分之一周,在槽钢的特定位置嵌入螺母,目的是使螺母固定在槽内特定位置,同时保证在相同情况下,其他的连接件可以更为便利的进行安装与拆解。以上便是单管侧纵向抗震支架系统部件的安装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