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14年10月9日,国家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并要求强制执行。
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抗震支架设置的目的:是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给水 水、供暖、通风、空调、燃 、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工程设施具备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并且在地震灾害发生时,关键的机电系统如消防系统要能正常工作,避免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
对于房地产及相关企业来说:这是项目必须要做的一个设计专项,相应会额外增加项目的机电工程的成本。地产企业的设计管理部,做好抗震支吊架设计的管控工作,做到专项设计质量有保证,成本可控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抗震支吊架的设计及设计管控要点:相关标准(1)设计规范:2015年8月1日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强制实施;(2)行业标准:2015年9月1日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正式实施;(3)验收标准:2016年3月1日验收标准《抗震支吊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420-2015正式实施;(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
设计管控关键点:《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明确给出了抗震支吊架的设置范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包括建筑给水、供暖通风与空调、电 、燃 、消防等(具体设计范围如下):给水 水:室内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的水平管道需要设防;暖通: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必须采用吊装时,应设置抗震吊支架;(空调风管目前不做强制要求)电 系统: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 配管应进行抗震支吊架设计;重力不小于150n/m(15KG/M)的桥架、母线槽等应进行抗震支吊架设计;燃 系统:内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 管道应进行抗震支吊架设计;
抗震支架标准图形
现场图片
对抗震支架价格及单方造价的调研数据
抗震支架综合单价,由起初厂家少货源少、价格虚高,到现在市场上厂家越来越多选择越来越多,价格逐渐下降至平稳正常状态。
抗震支吊架专项造价经验数据:塔楼不考虑抗震支架的情况下,抗震支架大概单方造价水平:按照地下室建筑建筑面积核算,含税单方造价大概12~20元/㎡;按照整个项目建筑面积核算,含税单方造价大概3~8元/㎡。
今天抗震支架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抗震支架从设置到安装的几个知识点,以供大家在实际操作中做参考。抗震支架结构主要有3种
侧向支撑结构所谓侧向支撑(图 1),是指抗震支架增设的斜支撑水平投影方向垂直于管道轴线。侧向支撑用以抵消地震水平荷载中关于垂直于管线方向的荷载,防止管线在地震中的侧晃运动,是整个抗震支撑系统中运用 多的支撑形式。支撑设置间距及 设计间距可参阅《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相关内容。纵向支撑结构所谓纵向支撑(图 2),是指斜支撑水平投影方向平行于管道轴线。纵向支撑用于消除地震水平荷载中平行于管线方向的荷载,防止管线在地震中整体纵向位移。不同于侧向支撑,纵向支撑在系统中设置的数目较少,每个直管段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支撑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支撑间距超过设计 间距,需要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第 8.2.3条要求间距增设纵向支架。双向支撑结构综合了侧向支撑和纵向支撑两种支撑形式特点的支撑结构即为双向支撑结构,又称四向支架(图 3),一般适用于机电管线较多、支架承重较大的情况抗震支吊架设置原则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超过 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抗震支吊架距离超过 设计间距时,应按要求间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支吊架。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超过 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线槽不得超过其宽度的两倍。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 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垂直管线600mm 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超过150mm 应设置抗震支撑。所有抗震支吊架必须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当管线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沉降位移。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必须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侧向、纵向抗震支吊架其斜撑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º,且不得小于30º。沿墙敷设管线当设有入墙的托架且管卡能紧固管道四周时,可将其作为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抗震支吊架的安装质量要求
1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并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C型槽钢切割时应开口向下,避免切割时变形,切口毛刺打磨平滑并做防护处理。3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支吊架,应采用具有机械锁键效应的后扩底锚栓,在安装过程中应钻孔深度到位,安装扭矩符合要求。4固定于钢结构上的抗震支吊架,应采用专门的夹具进行连接,严禁钻孔和焊接。5连接螺母与全螺纹吊杆和锚栓连接时,螺纹端头先按选入深度划线,旋入深度均应达到45%的螺母长度,安装后的全螺纹吊杆垂直偏差不应大于4°。6抗震支吊架的斜撑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且不得小于30°。7抗震支吊架的斜撑与吊架的距离不得大于0.1m。8抗震支吊架斜撑安装不应偏离其中心线2.5°。9管夹与管道连接处应设置防震 缘垫,防止连接处产生电化学腐蚀,管夹与管道的连接应稳固。 抗震支吊架的施工步骤1对所保护结构进行分析和测量,确定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布置与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2下料,按照测量尺寸对C型槽钢和全螺纹吊杆进行切割。3吊点胀栓(或拧爆)安装4垂直吊杆安装。5横担或管束安装。6侧向、纵向加固件安装。抗震支吊架的施工要点1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2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3水管及电导管允许纵向偏移但不得大于 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4风管、电缆桥架允许纵向偏移但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5水平管道应在离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6当水平管道通过垂直管道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道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道距垂直管道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道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应设置抗震支撑。7当抗震支吊架吊杆长细比大于100或当斜撑杆件长细比大于200时,应采取加固措施。8所有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当管道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9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10沿墙敷设的管道当设有入墙的托架、支架且管卡能紧固管道四周时,可作为一个侧向抗震支撑。11连接立管的水平管道应在靠近立管0.6m范围内设置 个抗震吊架;当立管长度大于1.8m时,应在其顶部及底部设置四向抗震支吊架。当立管长度大于7.6m时,应在中间加设抗震支吊架;当立管通过套管穿越结构楼层时,可设置抗震支吊架;当管道中安装的附件自身质量大于25kg时,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12门型抗震支吊架至少应有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或两个纵向抗震支撑;同一承重吊架悬挂多层门型吊架,应对承重吊架分别独立加固并设置抗震斜撑;门型抗震支吊架侧向及纵向斜撑应安装在上层横梁或承重吊架连接处;当管道上的附件质量大于25kg且与管道采用刚性连接时,或附件质量为9kg~25kg且与管道采用柔性连接时,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撑。
近年来,我国多地陆续出现强震,给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老百姓深受灾难。如何保障建筑不在地震时发生雪崩式的倒塌,保证地震时结构不发生整体崩溃,尽量减少因地震引起的建筑结构次生灾害对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成了当前研究抗震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建筑机电抗震在整体的建筑结构抗震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对给 水、消防安全、采暖、自然通风、 空调、 、采暖、电力工程、电信等机电安装工程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当发生具有局部地震烈度的地震灾害时,可以减轻地震灾害的破坏,减少和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目的。1.为什么 强制要求配套安装抗震支架?
当产生地震灾害时,只承担作用力载荷功效的悬吊训练系统软件会产生无规律的晃动,频次多了将会会对长根点处的钢筋锚固抗压强度造成危害,促使悬吊训练系统软件松动坠落,导致次生灾害。而如果给悬吊训练系统软件提升了抗震等级设备,即抗震支架,在地震灾害产生时,根据侧面和竖向的抗震等级支撑点可以大大减少其混乱摇晃,在总体工程建筑抗震等级特性完好无损的状况下,能确保悬吊训练系统软件不产生坠落,大大减少因次生灾害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工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抗震等级布置是建筑构造抗震等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步骤,而抗震支架在地震灾害中对工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设备能给与靠谱的维护,承担来源于随意水准方位的地震灾害功效,大幅度降低地震灾害对工程建筑机电安装工程设备的毁坏。2.抗震支架可以使用多长时间?抗震支架使用年限通常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可以更换的抗震支架,其使用年限一般为25年左右;另一种是不可更换的抗震支架,其使用年限需按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确定。3.抗震支架是哪个部门负责验收的呢?抗震支架的验收单位为质量检验站。主要验收方法是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具体安装情况进行验证。某些新项目将规定进行破坏性试验。现阶段,大部分新项目具体系统软件有:自然通风防 烟系统安全事故、给 水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喷系统、线路系统。
4.抗震支架验收的流程是怎样的?主要流程如下:1. 抗震支撑吊架的验收由施工单位或施工单位组织实施。2. 抗震支吊架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技术原材料 :抗震支撑吊架的竣工图、计算书、设计预算文件及其他设计方案文件,计算书按附件1格式编制;抗震支吊架预制件及其所标注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技术专业检验企业特性检验报告和验收合格记录;解决工程建设全过程重大技术问题的文件、工作文件和变更记录;其他质量保证原材料。3.抗震支吊架设备安装工程的验收分区应符合下列要求抗震支吊架工程的设计方案、原材料及工程施工标准相同。同一楼层每100套为一个检验批次,如不超过100套,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次;主机房的抗震支撑吊架应单独放置在一个检查区域。4. 测试的总次数应满足以下要求每个检验批次至少抽检3套抗震支撑吊架;对机房的抗震支撑吊架进行全面测试。5.虽然机电抗震发展至今有了巨大的突破,但目前仍旧面临着三大难题,这也是各企业在抗震设计、安装等方面常遇到的问题。1.繁:管线复杂、影响众多;2.多:节点数量、验算量耗时费力,准确率容易偏差;3.难:涉及给水 水、供暖、通风、空调、燃 、热力、电力、通讯、消防等多专业、多因素。机电抗震不是小事,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因此任何难关都必须攻克。随着智慧城市的兴起,近些年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BIM等新科技的推动下,机电抗震设计规划智能化、 化、标准化、平台化也早已大势所趋。2021已经拉开了机电抗震领域的新篇章,未来建筑机电抗震总体形势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企业必须坚守机电抗震初心,提高自身实力,不断加速技术的创新与升级,推动行业实现智能升级的发展新时代。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建设部对原来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抗震支架进行了修改,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4年10月9日正式颁布《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GB50981-2014,从2015年8月1日起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