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建筑机电设备的损坏(消防管道、喷淋系统、 烟系统、电 等系统)会直接导致消防功能的失效,从而引发火灾,浓烟等次生灾害。
其带来的伤害不但使伤亡人数大大增加,甚至超过建筑物倒塌等直接灾害导致的伤亡数量。
01development situation抗震支架发展概况
在此背景下,由国家政策指引,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管督查下,我国建筑机电抗震支吊架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显著提升。
大环境下,我国抗震形式也日益严峻,抗震理念关注度的提高,使得国家对新开发建筑的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各抗震支架企业不断完善抗震设计,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也意味着抗震市场迎来了更大的机遇。
抗震支架企业要想抓住这个良好的市场机会,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不仅要创新技术提高品质,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营销策略使产品快速推向市场。针对抗震支架的市场营销,可根据当前市场的营销环境以及未来市场可能出现的宏微观环境变化,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变化来制定新的营销策略。
02marketing management抗震支架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产品策略企业营销活动的产品策略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变。该企业通过采用产品多样化策略,可以大大增加生产弹性,可以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通过为外部顾客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产品从而提高其服务质量。根据当前市场行情可知,从事抗震支架行业生产厂家众多,部分抗震支架产品技术门槛比较低,导致低端的抗震支架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不同生产企业的抗震支架差别不大,可以被替代。故此,想要提高企业内部销售额,获取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解决产品的同质化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采用产品多样化的策略,避开恶性竞争区域,对顾客需求能够更快速做出反应,从而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价格策略由于抗震支架产品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市场上的竞争逐渐步入价格战的白热化阶段。各个抗震支架竞争者纷纷采用降低价格的策略或者采用比较优惠的付款条件策略来进行竞争。在这个阶段,作为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除了采用产品多样化的策略来应对外,还需在价格策略方面采用高价策略和差别定价策略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渠道策略渠道策略是解决企业产品如何快速、有效、安全地达到消费者及客户手中,并顺利完成安装及检验通过的有效策略。常见的销售渠道包括两种类型,分别是直接式和间接式销售渠道。直接式销售渠道在销售过程中,产品直接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手中,不需要经过任何的中间环节或者中间商。采用这种模式可以 程度上降低销售费用,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并让利于消费者,使得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获得产品;而间接式销售模式是指产品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过程中,至少经过一个中间商或者中间渠道。中间商或者中间渠道虽然要从中获利一定利润,但是其能够扩大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消费层面,而不是选择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从而可以迅速扩散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抗震支架营销市场前景分析根据目前环境变化及未来环境趋势的分析,考虑到抗震产品在品牌、品质、技术等方面优势,及产品营销的劣势。针对未来市场的开发需遵照以下几方面进行:(1)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以及质监站要求必须做抗震支架的执行严格的市场;(2)外资项目和公建项目,特别是外资大型工业厂房;(3)重点涵盖学校、医院、汽车、电子、烟草等对抗震支架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市场;(4)商业建筑市场和工业建筑市场中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外资大型工业厂房以上市场相对而言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比较高,对安全和环保的重视度比较大,而这些刚好是企业的优势所在。另外,发达城市和省会城市外来人口比较多,而且针对外资有比较多的优惠政策,其导致的建筑项目数目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也更多,对品质及安全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将这一部分市场要持续跟进。市场目标客户确定后,需在目标顾客心目中为企业的抗震支架产品树立与众不同的产品形象,获得目标顾客的认可,并让其心目中并留下深刻的印象,使顾客能够把企业的抗震支架产品和其他企业的抗震支架产品区别开来,从而可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所以,我们可以从三点进行市场定位分析。一是品牌。品牌是产品的灵魂, 的品牌意味着优质的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品牌要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形成“用心服务客户、品质决定未来”的形象,品牌的目标是将抗震支架品牌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 的品牌;二是产品技术。产品技术是产品的使用价值的体现,属于产品核心。在产品技术方面要带给目标顾客的是,该企业有足够的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和行业市场影响力。三是服务形象。抗震支架是专业性很强的半成品材料,需要生产企业为业主和消费者提供相关产品服务,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完整性的一站式服务是企业形象的一把利剑,其可以让目标消费者放心地购买企业的产品,并通过完整服务放心地使用产品,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免责声明:
前面的几期,小编就抗震支架材料的选购等误区进行了讲解分析。今天就整个抗震支架工程的误区也和大家进行一个探讨。
误区一:“这个项目建设地点属于地震低发地带,这个项目就不用装抗震支架了。”
对于是否应该安装抗震支架的问题,我们也做过很多期了,结论是必须安装。根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强规规定“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而查询全国各地区抗震烈度,发现全国各地区都在6度及6度以上。从地震的频率来看,低发也只是暂时性的,以小编所在的嘉兴地区为例,地震是低发中的低发了,4级以上地震要追溯到400年前了,即便如此,今年4月份嘉兴市还是发生了一起2级地震,震感明显。
误区二:“这个项目少装点抗震支架为公司节约点经费,能验收通过就行了。”
GB50981-2014《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对于抗震支架的安装间距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设计好的项目已经明确了需要安装的抗震支架套数和安装位置等。同时国务院已明确发文加强对抗震工程的监管力度,不规范工程 高可定性为刑事犯罪。从质监站、建设单位、监理到施工单位,工程管理、监管均为终身责任制,不规范的抗震支架工程对于项目责任人祸害终身。而抗震支架工程在整个建安费中只占约千分之几的规模,也节约不了费用,有时只是少做几个豪华饰面的经费。
误区三:“选了一家 便宜的抗震支架产品,能做上去就行。”
对于产品的质量小编单独做过一期《材料的选购陷阱》。第三个误区和 个误区一样,不规范的产品也是不规范工程的一种,虽然做总比不做强,但是低劣的产品往往对抗震起不到作用。除此之外,这样的厂商不仅生产不了好产品,同时设计无法通过设计院审查,工程施工打坏预埋管线。如果验收通不过,工期延期整改不说,经费反而增加了。就目前而言,抗震支架工程上误区还很多。目前长三角区域、海南等地均有明确发文加强抗震支架工程的质监工作。而随着国务院《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草案)
目前,国内安装抗震支架主要依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此规范中对抗震支架是否强制安装,需进行安装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那消防设施抗震要求是什么呢?抗震支架厂家分析分析。 在建筑机电工程中,抗震支吊架已开始强制使用,但是很多工程朋友对此还比较陌生,因为一直以来建筑在设计中基本不考虑机电的抗震,抗震支吊架也从没用过。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有了国家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抗震支架的设置和设计。 众所周知,在发生的地震中,因次生灾害致人伤亡的比例占44%,而原生灾害致人伤亡的比例为31%!原生灾害是指:地震发生时,因建筑物坍塌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次生灾害是指:伴随直接灾害同时发生或由其引发的其他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水灾、火灾、爆炸、燃 泄漏等。次生灾害是比原生灾害更可怕的存在。1947年,NFPA13 次规定建筑自动喷淋消防系统的抗震支架设计方式,也就是说美国 早是在消防领域开始了抗震领域的设计要求。 随后在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又开始全面定义了建筑机电抗震支架系统,应用于水、暖、风、电等机电设备的抗震需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前,并未有具体的抗震设备制定标准和要求,为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抗震支架减轻地震对于建筑机电系统的破坏。抗震支架厂家为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国家制定了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的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