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工程达到优良标准,是抗震支架企业以及各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方针。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施工时必须做好以下这件事,确保工程质量!三检制
自检:在每一项分项工程施工完后均由施工班组对所施工产品进行自检,如符合质量验收标准要求,由班组长填写自检记录表。
互检:经自检合格的分项工程,在项目总工组织下由分包方工长及质量员组织上下工序的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对互检中发现的问题应认真及时予以解决。
交接检:上下工序班组通过互检认为符合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在双方填写交接记录,经工长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检查验收制度可用此流程表示:
施工队伍自检 ↓ 施工队伍互检 ↓ 施工队伍交接检验 ↓ 配合队伍三检记录 ↓ 施工单位质检 ↓ 总包方质检员质检 ↓ 总包工程师核查 ↓ 监理工程师确认 ↓ 转入下道工序
企业必须认真贯彻工程质量计划的执行,做到工程质量分级管理,把好质量关,在竣工验收时达到一次交验!END往期精选<> >成品支架、抗震支架的生锈问题为建筑安全撑起一片天——抗震支架设置综合支架的施工要求<>
一些时候抗震支架在使用时候,为了能够让其发挥良好的性能效果,还需对这种设备进行加固,那么如何有效对抗震支架进行加固呢?以下业内相关专家就来进行介绍。
业内相关专家介绍,通常抗震支架进行有效加固多采用这些方法:
方法一:对抗震支架的相关节点进行加固。在这种方法中就是依据设备在使用中的实际情况,来分别对设备的相关节点进行加固,以达到有效分散荷载力和加固节点的目的,包括对设备的相关脚点也进行加固,这样就能达到有效保证设备功能性能更好的表现。 方法二:对抗震支架的间距进行加固。在这种方法中是需要依据相关预设规范情况通过运算来对间距进行加固,这样就能达到多个设备共同照看一种重要设备的目的,使用这种方法进行加固时候在不妨碍设备正常使用情况下,可以按照最大间距进行加固。
方法三:对抗震支架刚性连接和转弯处进行加固。这种方法相信大家很好理解,通常设备在使用时候刚性连接和转弯处承载力比较大,而通过对这些地方进行加固就能达到好的使用效果。
为什么要设置抗震支架?
2015年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国家标准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抗震支吊架的设计与使用。该标准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在此日期后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考虑抗震支架的应用和设计了。
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包含的范围比较广,主要包括建筑给水、供暖通风与空调、电气、燃气、消防等。
在《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中明确指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五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重点来了:
第三十六条 有关建设工程的强制性标准,应当与抗震设防要求相衔接。
第三十八条 非常明确规定了建设工程各相关部门的责任
如果你是建设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如果你是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并对抗震设计的质量以及出具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
如果你是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并对施工质量负责。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选用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如果你是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施工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国家对于抗震设防是不是太过敏了???
答案当然是:“NO!”
“Why?”
法规第一条就说明:“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再看下我国的地震概况:我国是个多地震且灾害严重的国家。据20世纪资料的统计:我国地震占全球大陆地震的33%,平均每年7级以上地震1次,6级以上地震6次,5级以上地震30次,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
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实际上就是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能力。1、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目标。我国的抗震设防目标要求建筑物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要求建设工程在常遇的小震下,基本无损,无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在难得一遇的中震下,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而在不大可能遭遇的特大地震下,可容许工程破坏,但仍不倒塌,以保证人身安全,地震后此工程报废。
2、我国采用地震烈度、地震动参数来表征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根据《防震减灾法》等法规的规定,首先由地震部门确定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然后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抗震设计,最后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设计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抗震支架系统在建筑物抗震设防中的重要作用:
抗震支架系统作为建筑物抗震设防的一部分,其作用是通过科学的计算,在综合震级与能量的关系、各地区地震烈度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使得设置有抗震支架系统的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防止各类设备、管线、油气管道等发生倾倒、破坏之后发生如煤气泄漏、电力破损、燃气火灾等严重的次生灾害,为人民群众有效逃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
什么是抗震支架?
抗震支架是用于支承水管、风管、桥架等机电管线设备并提供抗震支撑的支吊架产品。依据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其定义是:“与建筑结构体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有锚固体、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
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均应采用成品构件,除C型槽钢、全螺纹吊杆可以进行现场切断外,不得对其它产品进行现场工作。鉴于在以往的工程项目中,有施工单位直接采用角铁、长螺杆等现场拼凑成所谓的“抗震支吊架”。“抗震支吊架”最大荷载不清楚,也没经过第三方验证,节点荷载没有进行验算等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此条中明确规定,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均应采用成品构件。
优良的抗震支架产品不但要求产品本身的工艺水平、材质等必须优于或具备国家标准,还依托于先进的现代化电脑运算及深化设计。
广东固稳抗震支架制造有限公司依托国际先进技术支持,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工艺、优化设计及安装指导各方面严格要求,为各大建筑商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为国家和社会打造更稳固的城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