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具体特点有哪些 现代社会的建筑和结构当中,基本都是用了抗震支架,这样一来即使有发生比较明显的地震,也很少会发生坍塌的现象,因为地震给整个结构所带来的压力,对抗震支吊架这样的结构承担并分散掉了。之所以可以获得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抗震支吊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动工简单方便: 因为在进行各种系统的安装,以及一些消防或者是其他用途的结构当中,都可以适合使用抗震支吊架,按照要求均匀的进行分布,以便能够增强其承受能力。而且供应受欢迎的抗震支吊架,介绍这个安装过程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把现成已经做好的抗震支吊架,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即可,可以省去各种钢筋结构穿插的复杂过程。
二、强度高: 因为相关的关键,是在安装抗震支架的时候,是按照非常科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且全部都安装在原本结构。比较脆弱的环节当中,因此可以较大程度的使原来的结构强度,得到很多被提高。而且好的抗震支吊架,还强调在进行设计和布置的过程当中,还考虑到了温度的变化以及材质,和整个结构的能够承受的应力等等,因为考虑的因素比较周全,所以可以起到更加完美的防震加固的效果。
三、牢稳性好: 可以说抗震支架本身结构,是非常牢靠稳定的,不会因为外界施加的力量,而发生变形或者松动,特别是相关专家把抗震支吊架的中间,比较重要的使用了中柔度杆,所以它的韧性更好不容易崩断,因此使整个结构更加的稳定。再加上它的结构,利用了很多面的三角架构的原理,以及比较复杂的一些结构处理方法,因此从各个层面和方向承受力量,都能够保持顽固。
抗震支架组合安装时需注意? 地震是一个能够产生很大破坏力的地质灾害,为了建筑物在地震中能有效降低伤害程度很多管道类的设施需要使用组合抗震支架来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在使用的过程中涉及到组合抗震支架安装,如果安装不正确对抗震性能就会产生影响。下面就来看看组合抗震支架安装时需要注意什么。 1.品质有保证的组合抗震支架通常具有很高的强度,但是要和结构主体进行可靠连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安装时先要根据被承托物的设计标高来确定支架位置线,然后根据设计好的间距来确认每一个组合抗震支架的具体位置,确定好后再进行安装。
2.如果组合抗震支架需要安装在柱子上面,那么应该注意采用预埋埋钢板接法或预埋螺栓法等施工方法,确保抗震支架能够牢固的安装在柱子上面。 3.准备安装的组合抗震支架尺寸和型式要和现场实际情况相符,支架上孔眼注意要采用钻床进行开孔,而不要使用电或气焊进行开孔。 4.需要进行焊接处理时,组合抗震支架上的焊缝要饱满并且没有夹渣现象,除埋入基层中的部分外还要注意及时使用刷防锈漆做好防护处理。 上述就是抗震支架组合安装的注意事项,使用适合的抗震支架组合能够让各类管道或气体设备更好的固定在建筑物上,一方面起到承托重量的作用,另一方面, 由于组合抗震支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所以在发生地质灾害时也能有效抵挡地震产生的不良影响。
中国相关规范标准:
暖通专篇:
一、方案依据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3、《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4、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方案范围1、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2、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平方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0米的风道 三、方案要求1、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9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8米;2、管道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撑,抗震支撑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抗震支撑。3、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须设置侧向抗震支撑。4、门型抗震斜撑必须至少由一个侧向支撑或两个纵向支撑组成。5、实际间距需经计算进行调整。6、节点分布需考虑管径转变和旁通等因素。7、荷载及长细比将影响节点分布。 四、抗震解决方案给排水专篇:
一、方案依据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3、《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4、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方案范围1、室内大于或等于DN65给水、排水、消防水2、8度、9度地区的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立管直线长度大于50米,直线长度大于100米管线三、方案要求1、室内大于或等于DN65给水、排水、消防水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2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24米;柔性桥架上述参数减半。2、管道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撑,抗震支撑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抗震支撑。3、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须设置侧向抗震支撑。4、门型抗震斜撑必须至少由一个侧向支撑或两个纵向支撑组成。5、实际间距需经计算进行调整。6、节点分布需考虑管径转变和旁通等因素。7、荷载及长细比将影响节点分布。四、抗震解决方案
电气专篇:一、方案依据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3、《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20154、国家、省、市现行的其它建筑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方案范围1、开关柜、配电及控制柜(屏)直流屏等电气设备采取防柜(屏)内电气松动、滑动、倾倒、震脱等抗震措施。2、柜(屏)间连接的硬母线、接地线等,在通过建筑物防震缝、沉降缝处,加设软连接。3、15kg及以上的电缆桥架和多管共桥架系统,内径大于等于60mm的电气配管。三、方案要求1、刚性电缆桥架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12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24米;柔性桥架上述参数减半。2、桥架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撑,抗震支撑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抗震支撑。3、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范围内须设置侧向抗震支撑。4、门型抗震斜撑必须至少由一个侧向支撑或两个纵向支撑组成。5、实际间距需经计算进行调整。6、节点分布需考虑管径转变和旁通等因素。7、荷载及长细比将影响节点分布。四、抗震解决方案
一、安装抗震支架的一般规定1、对于吊杆长度不大于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建议进行抗震支架的补强;2、必须严格执行:防排烟风道及相关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包括排烟,消防补风系统,消防前室正压送风系统,管线及风机相关设备。3、 非强调但应严格执行:3.1 管径大于等于DN65的生活给水、热水及消防管道,当采用吊架、支架或托架固定时,应按本规范要求设置抗震支吊架;3.2 重力大于1.8KN的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当采用吊装时应设置抗震支吊架3.3 管径大于或等于25mm的燃气管道均应进行抗震设计;3.4 管径不小于DN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不小于15Kg/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设防;3.5 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和圆形或直径大于等于0.7m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二、基本规定1、抗震支吊架材料、规格、要求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476的规定,并附有检测报告和出厂合格证。2、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均应采用成品构件,除C型槽钢、全螺纹吊杆可以进行现场切断外,不得对其它产品进行现场加工。3、抗震连接构件及管道连接构件材料厚度不应小于5mm,表面宜采用锌铬涂层、热浸镀锌等方式处理。4、锚栓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的规定,锚栓的选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的规定。5、抗震连接构件与建筑混凝土结构体连接的锚栓,应采用具有机械锁键效应的后扩底锚栓,不得使用膨胀锚栓。抗震连接构件与钢结构连接,应采用专用夹具进行连接。三、抗震支吊架形式抗震支吊架分为:管道抗震支吊架(单管,门型,桥架抗震支吊架,风管抗震支吊架。1) 门型抗震支吊架至少应有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或两个纵向抗震支撑(对于风管抗震支架,当其风管宽度超过1m时,宜使用两个侧向支撑);2) 同一承重吊架悬挂多层门型吊架,应对承重吊架分别独立加固并设置抗震斜撑;3) 门型抗震支吊架侧向及纵向斜撑应安装在上层横梁或承重吊架连接处;4) 所有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抗震支架的锚栓只可固定在剪力墙,梁承重柱上,严禁将斜撑安装到砖墙。5) 侧向、纵向抗震支吊架的斜撑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且不得小于3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