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家正式实施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
就是这本:
机电抗震:通俗点讲就是,机电系统的管线、设备等,抗击地震的措施要求。
作为暖通设计人员,不难发现,在新出的设计图纸设计说明中,都会多出来一个章节:抗震设计。
这个章节里,出现的文字描述,都是从规范里摘抄、整合的东西。
某项目摘录:
上面看到分享君所说有点粗略,下面就详细聊聊,这本规范,我们必须掌握哪几点:
1、哪些项目需要设置机电抗震支架:
针对必须设置机电抗震支架的项目,具体要求是:机电抗震设防烈度为6级及以上地区项目。
也有个限制:地震等级9级以上或者特殊要求的建筑不适用(这里面的特殊要求的建筑,分享君也猜不透是什么建筑,可能是:鸟巢、国家体院馆等等类似的吧);
2、抗震支架设计的要求:
设置抗震支架之后,机电系统可以做到:小震不损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3、抗震支架的要求:
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1)采用成品构件(注意:是成品,而非现场拼凑);(2)连接紧固件的构造应便于安装;(3)抗震支吊架应根据其承受的荷载进行抗震验算。
4、规范中机电部分,强制要求(来源规范):
给排水部分:(1)需要设防的室内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 者,当其采用吊架固定时,应按规范第8章的要求设置抗震支承;
(2)8 度、9 度地区的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立管其直线长度超过50m 时宜采取抗震动措施,其直线长度超过100m 时,应采取抗震动措施;
(3)8 度、9 度地区建筑物中的给水泵等设备应设防振基础,且应在基础四周设限位器固定,限位器应经计算确定。
暖通部分:(1)管道不应穿过抗震缝,当必须穿越时,须在抗震缝两边各装一个柔性管接头或在通过抗震缝处安装“门”形弯头或设伸缩节;
(2)锅炉房、制冷机房、热交换站内的管道应有可靠的侧向和纵向抗震支撑,多根管道共用支吊架或管径≥300mm 的单根管道支吊架宜采用门型抗震支吊架;
(3)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0.38m2 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0.70m 的风道可采用抗震支吊架,风道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和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要求。
(4)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其设备应采用抗震支吊架。(强条)
燃气部分:(1)对于内径不小于25mm 的燃气管道应进行抗震设计;
(2)燃气管道通过隔震层时,应在室外设置阀门和切断阀,并设置地震感应器,地震感应器与切断阀联锁;
(3)在建筑高度大于50m 的建筑内,燃气管道应根据建筑抗震要求,在适当的间隔设置抗震支撑。
电气部分:(1)重要电力设施可按设防烈度提高1 度进行抗震设计,但为8 度及以上时不再提高;
(2)对于内径大于等于60mm 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150N/m 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均应进行抗震设防;
(3)设在建筑物屋顶上的共用天线等,应设置防止因地震导致设备或其部件损坏后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强条)
5、实际项目案例(来源网络):
消防水管部分:
桥架部分:
风管部分:
生活水管部分:
从以上实际案例图片中不难发现,其实机电系统抗震支架的原理,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把最初的上下单向纵向力,再加上左右的横向力,使设备、管道更牢固,在地震时能经得起横向的破坏力。
2015年08月01日之后的新建项目,就开始按照规范要求,加装抗震支架吧,要不,审图公司,过不了;项目最后质监站验收,过不了。。。
分享君往期精彩内容推荐:暖通人的一天,是不是这样的?怎么提高HVACer加班效率?消防验收暖通做好这3部分就可以了
如今无论是住宅还是商业建筑,都需要安装抗震支架,否则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无法通过。这是因为国家已经强制要求安装抗震支架并已多次出台政策。传统支架只能承受竖向荷载,发生地震时侧向摆动过大,极易破坏临近设施,造成建筑机电工程系统遭受损坏,加大后期维护难度。
而抗震支吊架在安装形式上使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把地震时的纵向力和横向力进行综合承载,改变管线系统动力特性由柔变刚,不仅能使设备、管道更牢固,减少因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而且抗震支吊架从受力方向上分为纵向、侧向支吊架,纵、侧向支吊架。当建筑物遭遇到设防烈度的地震时,通过抗震支吊架将管道及设备产生的地震作用力传到结构体上,以达到小震不损、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效果。
01抗震支架安装尺寸和型式说明
抗震支架通常具有很高的强度,但是要和结构主体进行可靠连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在安装时首先要根据被承托物的设计标高来确定支架位置线,然后根据设计好的间距来确认具体位置,确定好后再进行安装。需要进行焊接处理时,焊缝要饱满并且没有夹渣现象,除埋入基层中的部分外还要注意及时使用刷防锈漆做好防护处理。如果需要安装在柱子上面,那么应该注意采用预埋埋钢板接法或预埋螺栓法等施工方法,确保抗震支架能够牢固的安装在柱子上面。准备安装的尺寸和型式要和现场实际情况相符,支架上孔眼注意要采用钻床进行开孔,而不要使用电或气焊进行开孔。上孔眼的孔径要注意比所穿螺栓的直径大一二毫米为宜,如果抗震支架上有飞边毛刺还要及时将其打磨掉,并将端头进行倒角处理。02综合支架的布置原则1)大管优先。由于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如空调通风管道、排水管道、冷却水管道、排烟管道等占据的空间较大。在平面图中先作布置。
2)强弱电分设。由于弱电线路如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建筑智能线路易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应敷设在同一个电缆槽内。
3)有压让无压。指有压管道和无压管道。无压管道,如生活污水、粪便污水排水管、雨排水管、冷凝水排水管等都是靠重力排水,因此,水平管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是顺利排水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所以在与有压管道交叉时,有压管道应避让。
4)电气避热避水。在热水管道、蒸汽管道的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实际项目中,基于综合支吊架的设计要求,其施工技术的关键是熟悉各专业管线的特性,以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操作规程为依据,同时考虑便于操作、维修,在确保不影响各专业工程质量、功能的情况下做到排布合理,整齐美观。03完工的抗震支吊架,该如何验收?一项工程完成之后,验收是后续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而建筑物内部的抗震支吊架的检查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抗震支吊架没有安装位,对建筑物内部的管道稳定性会有很大的影响,可在进行验收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支吊架的安装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在安装前肯定都会事先画好施工图,所以我们要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现场对比,已安装的支吊架位置是否和施工图上的一致。其次就是检测抗震支吊架是否固定牢固,如果安装的数量不是很多的话,最好挨个检查一遍,如果量比较大,那就随机检查。在检查的时候可以通过用手来摇晃来进行检测,如果没有固定还,会有明显的晃动感。最后再检查一下产品的型号是否是自己指定的,把这些事情干完之后,基本就能完成验收了。▼免责声明▼1. 本公众号中刊登的文章、数据的版权仅归原作者所有,原创文章由优嘉科技编辑整合,转载请注明优嘉科技出处。2. 转载其它媒体的文章,我们会尽可能注明出处,但不排除来源不明的情况。本公众号发布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做抗震支吊架行业,免不了就要接触到C型钢的镀锌问题,今天小编就来总结下抗震支架关于镀锌的这些点。
锌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标准电极电位为一0.76V。它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溶于酸又易溶于碱。锌在干燥的空气中几乎不发生变化。但在潮湿的大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氧气发生反应。当锌镀层经铬酸盐钝化之后,其耐蚀性可提高6—8倍。所以所有的镀锌层都要经过钝化处理以提高抗蚀性能。
钢铁件表面镀上一层锌层后,可保护钢铁基体不受腐蚀。因为相对于钢铁而言,锌的电位要比钢铁的电位负。镀锌层属于阳极性镀层。因此,镀锌层的抗蚀性能主要决定于钝化膜的类型和镀锌层的厚度。
与其他镀层相比,镀锌层的成本低,抗蚀性能好。
镀锌工艺有哪几种?如何选择? 镀锌工艺主要有热镀锌和冷镀锌两类。冷镀锌又称电镀锌。
热镀将经过表面处理的钢或铸铁件浸入高温熔融的锌液中,在其表面形成锌和锌—铁合金镀层的工艺过程。
冷镀也叫电镀,是用化学里的置换反应,通过化学反应将金属表面的金属元素置换成锌,形成镀层,锌层厚度一般不超过10微米。
这里主要讨论电镀锌。电镀锌种类繁多,五花八门。
但从镀锌镀液的pH值上分,主要有两大类:
碱性镀锌和酸性镀锌。
碱性镀锌工艺是指镀液的pH值是碱性。但因络合剂不同,分为氰化物镀锌和锌酸盐镀锌两种。
氰化物镀锌是个很古老的镀种。镀液中主要有三种成分:主盐氧化锌,络合剂氰化钠和导电盐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早期的氰化镀锌溶液中是没有光亮剂的。随着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又在氰化镀锌溶液中加入了起光亮作用的光亮剂。氰化镀锌工艺稳定,镀层细致。镀液分散能力好。根据氰化钠含量的多少不同,又分为高氰,中氰和低氰镀锌三种。氰化镀锌的最大缺点是毒性太大,对环境危害严重。
锌酸盐镀锌是近30年来发展较快的镀锌工艺。它的主要成分是主盐氧化锌,络合剂兼导电盐氢氧化钠(俗称火碱)。为了获得细致的分散能力好的光亮镀层,还要加入光亮剂。国内锌酸盐镀锌的主要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的大搞无氰镀锌年代,著名的DPE镀锌工艺和DE镀锌工艺一直使用到现在。这种工艺虽然比不上氰化镀锌工艺的稳定、细致。但它的最大优点是无氰。对环境的危害要小的多。现在锌酸盐镀锌有了新的发展,起泡和脆性等缺陷得到了克服,分散能力大为为改进,可以和氰化镀锌比美。酸性镀锌镀液的pH值在4—6。20世纪7D年代大搞无氰镀锌的第二个成果便是无氰氯化铵镀锌。与锌酸盐碱性镀锌并驾齐驱。它以氯化锌为主盐,氯化铵为络合剂及导电盐。柠檬酸,氨三乙酸为辅助络合剂。聚乙二醇和硫脲作镀层细化剂。从这种镀液中获得的镀层细致,分散能力好。镀液毒性小。但缺点主要是镀液不稳定,散发出来的氯化铵气体对电镀设备腐蚀性很大。+电流效率也较低。、对杂质敏感性强。工作温度范围窄。现已基本上被氯化钾镀锌工艺所淘汰。
氯化钾(或氯化钠)镀锌工艺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无氰镀锌工艺。 它主要成分为:氯化锌为主盐,一般使用含量为70~909/L。氯化钾作导电盐,使用含量从140—2809/L不等,根据不同需求可任意调整。硼酸作pH值缓冲剂,以稳定pH值在4.6—5.4之间。由于这种镀液是在室温条件下工作,硼酸的溶解度不高,一般含量控制在25。309/L。
单独靠这三种成分是镀不出合格锌镀层来的。还要加入一些添加剂才能获得光亮、细致的镀锌层来。
氯化钾镀锌的优点是镀液稳定、镀层光亮细致且成本低、电流效率高、无毒。缺点是镀液的分散能力比碱性镀锌稍差,镀层的脆性也较大。尽管如此,氯化钾镀锌一面世,立刻普遍受到欢迎。发展十分迅速,已占据镀锌的半壁江山。
从市场上看,目前镀锌工艺主要是两个镀种:碱性锌酸盐镀锌和酸性氯化钾镀锌。其他镀锌工艺均已相形见拙,缓慢退出历史舞台。
酸性镀锌工艺中还有一种硫酸盐镀锌工艺。它的主要成分是主盐硫酸锌。含量在250—5009/L之间。明矾或硫酸铝作导电盐。含量在30.509tL之间。导电盐也有加入硫酸钠或氯化铵的。除了上述几种外,还要加入一些添加剂,作用是使镀层细致。最早是采用糊精或树胶,后来发明了一些专用光亮剂使镀层更加光亮细致。
硫酸盐镀锌的最大优点是可使用较大电流密度(1.5A/din2),镀速快。但缺点是镀液的分散能力很差,不宜用来镀较复杂工件。
由于它的特殊性,硫酸盐镀锌主要用在镀铁丝、钢带、钢板等形状简单,连续化生产性强的行业。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镀锌工艺外,还有焦磷酸盐镀锌、氟硼酸盐镀锌、羧酸盐镀锌等工艺,但应用不多,不再介绍。
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锌层重量标准是多少?在GB/T 2518-2008镀锌钢板国家标准里,对于镀锌层是有明确的规定的,最低不少于80克/平方米,在设计图纸里标注为Z80,有些工程对耐腐蚀性能有更高要求的,会要求120克、275克甚至500克每平方米,像华为E2C项目、深圳地铁9号线项目等,都是设计的高锌层铁皮,所以具体选用的镀锌层厚度要按图纸设计要求。
在具体现场检测时,我们一般是选用涂层测厚仪(铁基探头的)来测量镀锌层的厚度, 这个80克是指板材双面锌层之和达到80克。
镀锌厚度测量,一般是每一种规格的板抽3块,在镀锌钢板上面积不大于1cm²的考察面正反面各做3次镀锌厚度测量,所得的测量平均值为局部镀锌厚度,在该钢板上测出的5次局部镀锌厚度的平均值为其平均镀锌厚度。涂层测厚仪测出的结果是厚度,单位是µm,镀锌层重量=厚度×7.14。这个厚度的单位用µm,得出的重量的单位就是克,实际上这个7.14就是锌的密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