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的安装工程施工规定有较为高的技术性标准,整个过程都是十分严谨的,这也就需要企业施工安装团队必须接受过专业培训,以保证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井然有序、高效率开展。合理规范的进行安装,更有利于抗震支架发挥最大抗震作用,最大程度上加强工程建筑的抗震性能,削弱地震灾害洪涝灾害等的毁坏。今天小编来讲讲抗震支架施工中的要点和如何控制安装误差的问题,希望能给大家在项目施工中提供一点帮助。
抗震支架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工艺流程:测量、锚栓定位、切料、主吊部分的安装、侧向/纵向支撑的安装、加劲装置的安装。 2、作业准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安装工程作业指导书,掌握抗震支吊架安装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质量验收标准等有关规程。 3、测量、锚栓定位:主要是测量所要安装点的管线距楼板的高度,来决定全螺纹吊杆的长度、加劲槽钢的长度及斜撑槽钢的长度;确定膨胀锚栓的位置,以便进行钻孔。 4、切料:根据测量除的数据来决定全螺纹吊杆、加劲槽钢及斜撑槽钢的长度,然后进行切割,切割完后要在切口处喷晒金属喷锌剂,避免切口腐蚀。 5、主吊部分的安装:根据主吊膨胀栓的位置,钻孔,进而安装膨胀锚栓、主吊部分的零件。 6、侧向、纵向支撑的安装:定位侧向、纵向支撑的膨胀锚栓的位置,钻孔,进而安装侧向、纵向支撑。 7、加劲装置的安装:安装加劲装置时,间距应该满足相应的要求。
操作要点
1、严禁在安装时使抗震支架强行挤压其他管线货改变垂直吊杆的角度,不得影响其他管线的使用功能与抗震支架的抗震效果。 2、抗震支架安装时,吊杆螺纹应完整。螺栓、六角螺母与吊杆三者间的连接应牢固稳定。
<> >抗震支架如何规范施工控制误差
1<> >管道和电线套管允许纵向偏移,但不得超过最大侧向支撑间距的1/6;风管允许偏差,但不得超过风管风度的2倍。<> ><> >水平管道在90°转弯时,需设抗震支吊架;其他角度转弯长度大于抗震设计间距的1/16 时,需设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 >2
3<> >计算水平地震力荷载时,只需满负荷重量而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 >抗震吊架不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当把热胀冷缩因素考虑在内时,纵向吊架应在构件选型上考虑所选型号应能抵抗管线热胀冷缩应力。<> >4
5<> >保温管线的抗震吊架管码需按保温后的尺寸考虑,门型吊架用于保温风管、水管亦按此考虑。<> ><> >用于刚性的管道抗震支撑不能安装于建筑的不同结构部位或功能部位,否则会因地震作用而产生不同的位移。
<> >6
7<> >单管抗震支撑双向侧向或纵向或具有侧/ 纵向作用的拐点抗震支撑,应直接与管线或电线套管连接。应注意支管或小一级管线的支撑不能作为主管的抗震支撑,即不能作为另一方向(主管)的支撑。
<> ><> >管线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沉降位移设计。<> >8
9<> >侧/ 纵向斜撑安装的最佳垂直角度为45°,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 >对水、电、风系统的单管或多管共用门型吊架,无论侧向/ 纵向斜撑,斜撑偏离中心线2.5°时不会影响其承载力。<> >0
随着国家对抗震设防的越来越重视,抗震支架市场如今形势大好,但各种不规范现象依旧层出不穷,抗震事关国家、事关生命,在安装这一项上必须严谨严肃!
1、传统的承重支架系统是以重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传统重力支吊架仅承受竖向荷载)1)侧向摆动大,破坏临近设施,甚至脱落;2)水平地震作用缺乏支撑结构;2、传统支架施工时需要焊接和预钻孔,安装速度慢。
3、抗震支吊架主要承担管线水平方向的载荷1)布设抗震支吊架,改变管线系统动力特性,由柔变刚,地震作用下响应明显变小;2)改变抗震支吊架处的重力吊架的受力,进而改变其设计、选型、加劲、锚固等;3)抗震支吊架分纵向、横向支吊架,其受力、布设、锚固等涉及地震工程、结构工程、机械工程、给排水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4、抗震支架施工方便可根据实际、突发情能进行调整或拆卸,其安装速度快,并且支架零部件可重复使用,相比于焊死的方式更加节约成本。5、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抗震支架可根据使用环境、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不同工艺的材料有点镀锌、热镀锌及粉末镀锌涂层。
在庞大复杂的机电系统中安装抗震支架,能大幅减轻地震、龙卷风等强震、强感知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害,为城市生命线上一层保险。Tips抗震支吊架的优势何在?01比传统支吊架多一层保护传统支吊架主要用于满足建筑给水排水、电力、通讯……机电工程设施。抗震支吊架可承受多维度冲击力,在纵向和横向上抵抗地震的冲击力,除能满足设备正常运转的工艺要求之外,还能更好的应对地震等突发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降低其对设备和人生财产造成的危害。02三角形构造简单且稳定抗震支吊架是牢固连接于建筑结构体上,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支撑系统。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和结构特征,便于生产,能使设备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冲击下更好的接受保护。03应用场所多样广泛应用纵向抗震支吊架,在娱乐、生活、消防、机电等领域为建筑等基础设施保驾护航,符合《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等文件的规定。
此外,其对机电工程的作用同样重大,既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更能减少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损耗,降低人身财产伤害,减轻次生灾害。04节约环保
1、属组合部件。外观整洁、大气;装配全程无需焊接、打孔,方便拆卸、修改和调整;可重复使用,为未来管子的扩展预留空间,减少浪费。
2、兼容性良好。各专业协调使用,装配时确保屋内空间高度,实现空间和资源的共享,轻松解决标准高度和维修通道留下来的困扰。
3、产品受力稳定可靠。实现所有受力部件的刚性和柔性;连接过程中不产生移动,无阶位调整;可精确定位,底座和结构板可使用锚栓连接,有效抗击冲击和震动,提升架子阶段的抗剪除能力;根据综合管道分布图进行定制,方便组装、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