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造价指数
根据以往机电工程抗震支架招投标造价预算价或投标公示结果发布本指数,对机电工程抗震支架工程提供造价预算建议。
(本指数依据近2年历史数据,对建筑按功能分类,但因钢材价格大规模浮动而造成的造价浮动不计入其中。其他主要浮动见注1、注2、注3、注4)。
01车站、航站楼、体育中心、博物馆、影视制作中心等场馆
➊主要造价影响因素:此类场馆建筑面积大,人流量大,且主要为钢结构,一般来说场馆建筑面积越大,大型风管(如排烟、空调风管)和大型桥架越多,需要安装抗震支架的部位越多。结构越复杂的场馆,管道分布集中,需要安装的部位多,且安装难度大,造价指数较高。➋造价指数:30-50元/㎡(参考面积:总建筑面积)。
02
医院、酒店、学校等公建项目
➊此类建筑功能要求高,涉及的管道较多,相应需安装抗震支架的部位增加,主要造价影响因素:地下室建筑面积、功能房、学校礼堂、宿舍情况等。➋造价指数:20-40元/㎡(参考面积:总建筑面积)。
03
标准厂房
➊主要造价影响因素:建筑结构,每层建筑面积。此类建筑钢结构和钢混结构较多,钢结构机电工程抗震支架除安装复杂,用料较多外,钢柱间距也影响着抗震支架的间距(由于钢结构建筑多不可直接在钢柱钢梁上打孔、焊接,抗震支架采用抱箍固定于钢梁和钢柱上)。而每层建筑建筑面积越大的建筑,大型管路越多,需要安装抗震支架的部位越多,造价指数高。➋造价指数:20-30元/㎡(参考面积:总建筑面积)。
04
住宅
➊主要造价影响因素:地下室建筑面积、地上商业建筑面积。地下室承载了住宅类建筑的较集中区域机电设备及管路,根据规范需按照抗震支架的部位(大于等于DN65的给水、热水、消防管,大于150N/m的桥架,全部排烟管、事故风管及截面积大于0.38 m2的送排风管等),恰集中于这个区域。➋造价指数:15-25元/㎡(参考面积:地下室建筑面积)。 05其它
◆注1:由于住宅类建筑受地下室面积影响较大,住宅类建筑造价参考建筑面积为地下室建筑面积,其他建筑参考建筑面积为整体建筑面积。◆注2:材料参考:抗震支架主材41或52 C型钢、M12螺杆,主材、辅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图集要求,镀层不小于60µm热镀锌,产品具有国家型式检验报告。◆注3:本造价指数参照机电管道工程为新建工程,机电工程材料均按金属材料。翻新工程或非金属材料机电管道工程均会造成抗震支架数量翻倍,造价激增。◆注4:本造价指数参照建筑一般为常规建筑,但仍有可能会有结构极简的建筑指数可能较低,也存在艺术性较强的建筑,指数较高。本指数仅供参考,具体造价仍需根据实际情况。
此为抗震支架网(www.kzzjw.com)原创发布,每月中旬更新,敬请关注。转载注明出处,违者将追究责任。
往期精选<> >成品支架、抗震支架的生锈问题为建筑安全撑起一片天——抗震支架设置综合支架的施工要求<>
抗震支架在整体安装中存有哪些优势特点?是很多朋友们比较关注的,对此以下业内相关专家就来告诉大家。 业内相关专家介绍,抗震支架在整体安装中存有的优势特点包括有这些:
优势特点一:抗震支架在安装中不需要进行焊接和钻孔,只用能够进行简单的拆和改调节就能达到安装完成的目的,再加上这种设备拆卸下的配件和槽钢还能继续反复使用,这对整个原料形成耗费也是比较小的。
优势特点二:抗震支架在安装中也拥有非常优良的兼容性,甚至两个还能共用一条吊架,这样在充分节省空间的基础上,还能与保护的管线达到良好的协和作用,让使用效果更好。
优势特点三:抗震支架在安装中安装速度是比较快的,整个安装方式要比传统安装快五倍左右,而整体安装成本是比较低的,这在有效节省安装成本的基础上,还大大节省了整个安装的时间。
优势特点四:抗震支架在安装中其组件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这不仅仅能够满足众多的需求,而且也将设备的安装简便性、实用性和灵敏性完全体现了出来。
整理了抗震支架从设置到安装的几个知识点,以供大家在实际操作中做参考。抗震支架结构主要有3种<> >侧向支撑结构所谓侧向支撑(图 1),是指抗震支架增设的斜支撑水平投影方向垂直于管道轴线。侧向支撑用以抵消地震水平荷载中关于垂直于管线方向的荷载,防止管线在地震中的侧晃运动,是整个抗震支撑系统中运用最多的支撑形式。支撑设置间距及最大设计间距可参阅《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相关内容。纵向支撑结构所谓纵向支撑(图 2),是指斜支撑水平投影方向平行于管道轴线。纵向支撑用于消除地震水平荷载中平行于管线方向的荷载,防止管线在地震中整体纵向位移。不同于侧向支撑,纵向支撑在系统中设置的数目较少,每个直管段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支撑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支撑间距超过设计最大间距,需要按《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第 8.2.3条要求间距增设纵向支架。双向支撑结构综合了侧向支撑和纵向支撑两种支撑形式特点的支撑结构即为双向支撑结构,又称四向支架(图 3),一般适用于机电管线较多、支架承重较大的情况抗震支吊架设置原则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在中间增设侧向抗震支吊架。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当两个纵向抗震支吊架距离超过最大设计间距时,应按要求间距依次增设纵向抗震支吊架。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间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超过最大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线槽不得超过其宽度的两倍。水平管线在转弯处0.6m 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垂直管线600mm 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超过150mm 应设置抗震支撑。所有抗震支吊架必须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当管线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沉降位移。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必须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侧向、纵向抗震支吊架其斜撑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º,且不得小于30º。沿墙敷设管线当设有入墙的托架且管卡能紧固管道四周时,可将其作为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抗震支吊架的安装质量要求<> >1组成抗震支吊架的所有构件应采用成品构件,并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C型槽钢切割时应开口向下,避免切割时变形,切口毛刺打磨平滑并做防护处理。3固定于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支吊架,应采用具有机械锁键效应的后扩底锚栓,在安装过程中应钻孔深度到位,安装扭矩符合要求。4固定于钢结构上的抗震支吊架,应采用专门的夹具进行连接,严禁钻孔和焊接。5连接螺母与全螺纹吊杆和锚栓连接时,螺纹端头先按选入深度划线,旋入深度均应达到45%的螺母长度,安装后的全螺纹吊杆垂直偏差不应大于4°。6抗震支吊架的斜撑安装,垂直角度宜为45°,且不得小于30°。7抗震支吊架的斜撑与吊架的距离不得大于0.1m。8抗震支吊架斜撑安装不应偏离其中心线2.5°。9管夹与管道连接处应设置防震绝缘垫,防止连接处产生电化学腐蚀,管夹与管道的连接应稳固。 抗震支吊架的施工步骤1对所保护结构进行分析和测量,确定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布置与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2下料,按照测量尺寸对C型槽钢和全螺纹吊杆进行切割。3吊点胀栓(或拧爆)安装4垂直吊杆安装。5横担或管束安装。6侧向、纵向加固件安装。抗震支吊架的施工要点1每段水平直管道应在两端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2每段水平直管道应至少设置一个纵向抗震支吊架。3水管及电导管允许纵向偏移但不得大于最大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4风管、电缆桥架允许纵向偏移但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5水平管道应在离转弯处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抗震支吊架。6当水平管道通过垂直管道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道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道距垂直管道0.6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道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应设置抗震支撑。7当抗震支吊架吊杆长细比大于100或当斜撑杆件长细比大于200时,应采取加固措施。8所有抗震支吊架应和结构主体可靠连接,当管道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不均匀沉降的影响。9水平管道在安装柔性补偿器及伸缩节的两端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10沿墙敷设的管道当设有入墙的托架、支架且管卡能紧固管道四周时,可作为一个侧向抗震支撑。11连接立管的水平管道应在靠近立管0.6m范围内设置第一个抗震吊架;当立管长度大于1.8m时,应在其顶部及底部设置四向抗震支吊架。当立管长度大于7.6m时,应在中间加设抗震支吊架;当立管通过套管穿越结构楼层时,可设置抗震支吊架;当管道中安装的附件自身质量大于25kg时,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12门型抗震支吊架至少应有一个侧向抗震支撑或两个纵向抗震支撑;同一承重吊架悬挂多层门型吊架,应对承重吊架分别独立加固并设置抗震斜撑;门型抗震支吊架侧向及纵向斜撑应安装在上层横梁或承重吊架连接处;当管道上的附件质量大于25kg且与管道采用刚性连接时,或附件质量为9kg~25kg且与管道采用柔性连接时,应设置侧向及纵向抗震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