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为什么能抵御地震作用力 地震是地壳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造成的振动,通过地震波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影响甚至破坏。
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L波)三种形式:纵波属于推进波,使地面发生上下的震动,破坏性相对较弱;横波属于剪切波,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的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属于纵波和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破坏性最强。重力支吊架虽可起到抵抗、缓解垂直地震力(即纵波)的作用,但抗震支吊架,通过其独特的斜撑结构,大大的抵抗和缓解水平地震力(即横波)的作用。
抗震支吊架的抗震斜撑有什么作用 上面我们说到抗震支吊架是通过抗震斜撑的加固,来起到抗震的作用。抗震斜撑的存在,使得本来在水平方向上毫无束缚的管道支吊架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做到安全可靠,防止管道支吊架系统垮塌掉落,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图片来理解:由上图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抗震斜撑对整体支架有一个斜向上的拉力作用,根据的力的分解原则,可以将这个斜向上的拉力分解成一个水平力Fx和一个垂直力Fy,水平力为水平地震作用的荷载效应值,垂直力为重力作用的荷载效应值。应用到实际中来,抗震斜撑起到“抗震”的功能,也是按照上述原理。假如未设置抗震斜撑, 斜撑与承载重力有否关系 由第2点我们可以知道,抗震斜撑在力学上,有一定的重力荷载效应。当然,管道支吊架系统所承载的重力越大,抗震斜撑上承受的重力效应值也越大,所以斜撑的抗震作用与承载重力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抗震支吊架的功能性主要是“抗震”,而非“承载”。抗震支吊架安装的前提是,重力支吊架必须符合条件,能够满足垂直方向上所有管道及介质等因素的重力作用,即不考虑抗震支吊架上的重力作用也能满足功能需求。通俗的说,可以概括成:抗震斜撑上有重力作用,但是我们在进行设计和计算时,暂不考虑抗震支吊架的重力效应,即不考虑重力共架。(特例除外,某些空间狭小的地方可能会出现重力共架的情况。抗震连接件有那些功能 抗震连接件一般有如下几种形式: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抗震连接构件基本都是采用铰链形式,在地震发生时,提供一个类似缓冲的。
宁静致远本想寻一处孤岛闲庭信步看云卷云舒静静生活,淡看红尘可是很巧,某个路口遇到了你与你的每次相遇我都像是走在幸福的路上从此我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了机电抗震支架机电抗震实施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5年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公告: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期实施。在此之前所有的建筑物基本没考虑机电抗震的设计,由此中国的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就有了国家标准,从而提高了机电系统的运行安全。机电抗震重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发生时,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破坏,减少和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机电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公告: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981-2014,自2015年8月1日期实施。建筑机电抗震系统的组成包括立管管束、钢梁及檩条夹钳、环状管吊、防震斜撑系统、防震钢吊件与支撑等等。
力衡的努力只是为了通过对机电抗震技术孜孜不倦的研发和推广,以其在无情地震来临时尽可能保护到我们最亲爱的人。然而单靠力衡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非常期待您的加入,与我们携手与共,一同开创中国机电抗震事业的伟大未来。 民生事,国之本,建筑牢固安全稳,机电抗震是根本!如果您正好需要,那么力衡刚好专业!
一、抗震支吊架的分类(1)抗震支吊架:与建筑结构件牢固连接,以地震力为主要荷载的抗震支撑设施,由锚固件、加固吊杆、抗震连接构件及抗震斜撑组成。示意图如图1:
1- 长螺杆;2- 设备或管道等;3- 螺杆紧固件;4- C 型槽钢;5- 快速抗震连接构件;6- 抗震连接构件
图1 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2)侧向抗震支吊架:斜撑与管道截面平行的抗震支吊架。示意图如图2
1- 斜撑;2- 抗震连接件;3- 锚固件;4- 螺杆锚固件;5- 承重吊杆;6- 管道图2 侧向抗震支架示意图
(3)纵向抗震支吊架:斜撑与管道横截面垂直的抗震支吊架。示意图如图3:
1- 斜撑;2- 抗震连接构件;3- 锚固件;4- 螺杆紧固件;5- 承重吊杆;6- 管道图3 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4)单管(杆)抗震支吊架:同一根承重吊架和抗震斜撑组成的抗震支吊架。示意图如图4:
11- 螺杆紧固件;2- 专用槽钢;3- 管道或设备 图4 单管(杆)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5)门型抗震支吊架:由两根及以上承重吊架和横梁、抗震斜撑组成的抗震支吊架。示意图如图5:
1- 结构体;2- 长螺母;3- 长螺杆;4- 方垫片;5- 槽钢紧固件;6- 膨胀螺栓;7- 抗震连接构件;8- 槽钢;9- 快速抗震连接构件图5 门型侧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二、适用范围(1)大于DN65mm的所有管道;
(2)所有防排烟系统管道;(3)所有直径大于0.70m的圆形风管;(4)所有截面积大于0.38㎡的矩形风管;(5)重量在15kg/m及以上的电线桥架;(6)所有门形吊架。
三、节点布置原则(1)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12m,先于两端加设侧向支撑,再依次按12m 设置侧向支撑(见图6)。
1-抗震支吊架图6 水平直管段中部增设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2)刚性连接金属管道长为36m,按最大24m 的间距依次设置纵向支撑,直至所有支撑间距均满足要求(见图7)。1-抗震支吊架;2- 纵向抗震支吊架;图7 水平直管段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3)刚性连接的水平管道,两个相邻的加固点允许纵向偏移,水管及电线套管不得大于最大侧向支吊架间距的1/16,风管、电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不得大于其宽度的两倍(见图8)。
1-抗震支吊架图8 刚性连接水平管道纵向示意图
(4)纵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24m,侧向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12m,则双向抗震支吊架距下一纵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为:(24+12) /2+0.6=18.60m。详见图9。
1-侧向抗震支吊架;2- 抗震支吊架;3- 纵向抗震支吊架图9 水平直管段纵向抗震支吊架示意图
(5)当水平管线通过垂直管线与地面设备连接时,管线与设备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水平管线距垂直管线600mm范围内设置侧向支撑,垂直管线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 应设置抗震支撑(见图10)。1-侧向抗震支吊架;2- 柔性连接;3- 地面设备;4- 抗震支吊架
图10 管线与设备连接时抗震支吊架设置示意图
四、施工要点4.1 施工步骤
测量→下料→吊点栓胀安装→垂直向吊杆安装→横担(或管卡)安装→侧向、纵向加固件安装。4.2 操作要点(1)管道和电线套管允许纵向偏移,但不得超过最大侧向支撑间距的1/6;风管允许偏差,但不得超过风管风度的2倍。(2)水平管道在90°转弯时,需设抗震支吊架;其他角度转弯长度大于抗震设计间距的1/16 时,需设侧向及纵向抗震支吊架。(3)计算水平地震力荷载时,只需满负荷重量而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4)抗震吊架不限制管线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当把热胀冷缩因素考虑在内时,纵向吊架应在构件选型上考虑所选型号应能抵抗管线热胀冷缩应力。(5)保温管线的抗震吊架管码需按保温后的尺寸考虑,门型吊架用于保温风管、水管亦按此考虑。(6)用于刚性的管道抗震支撑不能安装于建筑的不同结构部位或功能部位,否则会因地震作用而产生不同的位移。(7)单管抗震支撑双向侧向或纵向或具有侧/ 纵向作用的拐点抗震支撑,应直接与管线或电线套管连接。应注意支管或小一级管线的支撑不能作为主管的抗震支撑,即不能作为另一方向(主管)的支撑。(8)管线穿越建筑沉降缝时,应考虑沉降位移设计。(9)侧/ 纵向斜撑安装的最佳垂直角度为45°,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10)对水、电、风系统的单管或多管共用门型吊架,无论侧向/ 纵向斜撑,斜撑偏离中心线2.5°时不会影响其承载力。4.3抗震支吊架的施工依据抗震支吊架在地震中可对给排水系统、空调系统、电气管线系统提供充分的保护,所以抗震支吊架在任何时候、任何安装角度都须大于地震力。水平方向的为提高抗震支撑的使用效率,应于 90° 弯头处 0.6 m 以内设置抗震支撑,尽可能达到“双作用”的效果。“双作用”支撑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承载力大于侧向与纵向荷载的总和;(2)“双作用”支撑应由直接与管线或线缆套管连接(双作用不适用于门形吊架);(3)“双作用” 支撑的间距要求(图震负荷可由两个不同方向的抗震支撑承担,即侧向抗震支撑承担侧向负荷,纵向抗震支撑承担纵向负荷。所有抗震支撑须和结构体作可靠连接。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板作刚性连接,与钢结构作柔性连接,且须经设计人员验算。
<> ><> ><> >推 荐 阅 读
抗震支架在机电安装中的间距参数和注意事项!
对抗震支架认识的误区和安装必要性的解读!
抗震支吊架政策梳理 ↑ 加强抗震支吊架标准执行和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