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讲解防水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 施工技术知识 - 广东抗震支架厂家
1.前言
渗漏是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也是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在防水设防上虽然采取了较为可靠的设计,但如何将这些防水设计严格按规范施工,并达到预期效果,这是我们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2.建筑施工的防水工程重点
屋面及地库工程的防水、外墙防水、卫生间防水。
3.防水工程质量控制的一般要点
(1) 从事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的企业必须具有防水专业施工资质证书,施工人员资格、材料具有质保证明、合格证明书等,材料进场后,在监理监督下按随机抽样的方式采样,送有关检测单位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方能进行施工。
(2) 根据防水施工设计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其内容包括施工程序和工段划分、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质量标准、成品保护等,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应报监理批准,要求总包单位在进场前对操作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 严格防水材料的进场报验程序和见证送检制度,经检验合格的防水材料才准予用于工程。
(4) 防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及工序检查等制度,严格执行从基层、防水层到保护层的逐层隐蔽检查验收制度。
(5) 防水层的基层必须坚固、平整、干净、不起砂、不起皮。涂胶防水层及嵌填密封材料的基层必须干燥。
(6) 已施工的柔性防水层进行抽检取样实测检查,确认其厚度(遍数)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7) 柔性防水层完成后必须及时做好保护层。保护层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破坏防水层。
(8) 应避免在已完工的防水层上打眼凿洞,如确需打眼凿洞时,损坏的防水层应重点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9) 对防水节点,如孔口、管道穿孔处、门窗框周边等细部节点予以特别注意,逐处或重点抽查其施工质量。
(10) 对防水部位进行蓄水、淋雨等试验,检查其防水性能。
4、防水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4.1屋面及地库防水工程
4.1.1通病1:屋面层渗漏
原因1: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施工缝留设不当或浇筑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规定浇筑顺序进行浇筑,从而产生了施工冷缝;浇筑完成后未按照规定进行收平抹压以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密实度和抗拉防裂性能;未及时进行养护等形成收缩裂缝,这些裂缝成为渗漏的通道。
防治措施: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及验收,保证钢筋制作安装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面层抹压后应采用塑料薄膜保湿养护,防止裂缝的出现。
原因2:管道、烟道等凸出屋面设施底部、屋面阴阳角、檐沟、天沟、水落口周围、防水卷材的收头,屋面变形缝等节点部位未按照防水节点构造要求进行施工。但这些节点部位是屋面变形集中的地方,也是变形首先表现的地方,同时这些节点部位表面复杂、形状多变,最容易产生开裂渗漏。
防治措施:对管道、烟道等凸出屋面的设施、屋面阴阳角、檐沟、天沟、水落口周围,防水卷材的收头,屋面变形缝等节点部位严格按照节点构造要求进行施工,保证防水的质量。
原因3:出屋面烟道砌筑未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未设置上翻混凝土坎台及烟道内侧墙体底部与楼板交接处未做好抹灰斜坡处理,排烟风道顶部与楼板交接处封堵不严及未做斜坡处理,造成渗水隐患,见图-1。
防治措施:出屋面的墙体底部均要按设计要求设置混凝土上翻梁或混凝土坎台。二次浇筑的上翻梁底部与屋面结构板交接处必须按规范要求施工,确保结合密实,杜绝渗水隐患。风井内出屋面的排风道顶部与屋面板及风道内壁连接部位必须做好斜坡处理,杜绝雨水进入屋面板防水层底部及排风管道外壁,造成雨水进入室内,预防措施见图-1要求,出现漏水后的处理方法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