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超高层外加上悬索,效果如何? - 结构设计知识 - 广东抗震支架厂家
我偶然间看到以前的一个结构设计方案,现在介绍给各位同仁,如果那位结构师有机会做这方面的结构,并且借鉴和参考了该结构方案,我将感到很欣慰。
该方案的灵感主要来源于桥梁结构的斜拉桥的受力原理以及体育建筑中索穹顶结构的受力原理,其中发明索穹顶结构的法国工程师说过一句经典名言在钢结构中‘压杆淹没于拉杆之中’是比较合理的钢结构。(工程师的名字和国籍以及经典名言是凭我的记忆,手头没有资料望谅解)。
该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底平面长x宽约100x100米左右,高度1400米高宽比1:14,压杆为箱形钢结构,拉索采用预应力钢绞线。
支点箱形钢压杆距地面0.00为400米,支点上部1000米。在支点下部400米范围内,每100米设置一个加强层,并且在该加强层处设置拉索的固定点,在0.00处也有一个拉索固定点。在支点上部1000米范围内相对应的也有4个拉索固定点,拉索固定点的距离为200米。
为什么拉索固定点的距离是下部距离短,而上部距离长,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当水平力(包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使得拉索受力后传给箱形钢压杆的压力距离地面嵌固端比较近,对嵌固端产生的弯矩比较小,相应的位移也比较小;
二、该位置距离地面越短,对平衡箱形钢压杆支点到地面的4根拉索的水平距离要求就越小,对场地的面积要求和整体布局的影响就越小。如果高度可以降低到一定的高度,还可以取消箱形钢压杆支点到地面的4根拉索。
该结构的受力特点:能够比较好的控制结构顶部的位移、顺风向风振加速度和横风向风振加速度。